小泽仅是潇洒走一回,还是真要大干一场


刘迪按:

     小泽一郎要玩真的了。

     17年来,日本每次政治大的变动,幕后“黑手”都是小泽一郎,但是,这次他从幕后走到前台,从军师到挂帅,到底为了哪般?

     小泽出马,一个顶俩。

     他登上日本政治前台,是否意味日本政治会出现一个长期政权?小泽真要跟美国“渐离渐远”以致最后“无消息”?

     假如是这样,美国真能放过小泽吗?

     或者,小泽也许会有另外一条归宿,他也许如同他的政治教父田中角荣,壮烈牺牲在某一丑闻之下。

     或者,某一日小泽心脏病突发,从此自政坛引退。

     最后,“小泽一郎总理大臣”是否真能把日本这潭死水搅和起来?

        

       

      8月31日下午,小泽一郎举行记者会,宣布出马竞选民主党代表。这个举动,给未来日本政局带来诸多变数,也让菅直人阵营震惊。据一小泽心腹透露,此前小泽曾要求菅直人把干事长、官房长官这类拥有实权的位置换成自己的人,但菅不同意。

      在日本媒体看来,小泽这个人,是金权政治的象征。他身涉多起政治资金违法嫌疑,本应偃旗息鼓,不要再出头露面,惹事生非。而很多人也认为,小泽自从去年受到日本检察多次追究、调查,他已无力再重新走入政治前台。

       此外,健康因素也是人们不看好小泽一郎重返政坛的原因。长期以来日本政界内部一直有小泽健康不佳的传言,有人说,小泽曾经数次因心脏问题入院,现在不能稍有过劳。还有人说,小泽每天午饭之后,一定要小睡一个小时,午后才能继续工作等。因此,早有人推断,小泽绝不会出马担任首相。

      但是,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小泽决意重返政治前台的呢?今年6月8日菅直人任首相后,他在党内采取的重要政策之一就是“脱小泽路线”,也就是让小泽边缘化。记得那时,有家杂志以巨大标题“别了,小泽一郎”作杂志封面,还有媒体预言,小泽将从此一蹶不振,退出政坛。当然,菅直人这种疏离小泽的做法,为其赢得巨大人气、支持。我们看到,尽管他刚执政不足百日,尚无任何政绩可陈,却有很好的支持率。这是与其刻意与小泽保持距离有关。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必须记住,小泽绝不是安倍晋三、福田康夫之辈,而是在田中角荣身边成长起来的政治家。也许,他是日本上世纪政治家中最后一个活标本。小泽虽然木讷不善言辞,但却有周到的谋略计算、顽强的意志以及笼络人心的手腕,这是他任何政敌都不具备的能力。

      小泽平常喜欢下围棋,他思考问题,总要多想几步。年轻时曾学法律,也考过律师,如果不是他父亲去世,也许他会拿到律师资格。同时,小泽精通选举策略,懂得掌握民心。这些都是菅直人欠缺的能力。

      菅直人首相并非没有想到采取围堵小泽出马的办法,例如8月25日晚,他把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请到首相官邸,提出设立一个“最高顾问会议”,把小泽、鸠山由纪夫统统均聘为最高顾问。26日晨,鸠山由纪夫去见小泽,向其转达了这个提案,对此小泽严词拒绝。

      显然小泽并不喜欢菅直人玩的把戏,他知道菅直人让他进入“最高顾问会议”,就是把他束之高阁。这实际等于宣布他政治上的死亡。小泽深知,在一个民主国家,没有人可以“垂帘听政”。

      看到小泽明确拒绝菅直人,鸠山由纪夫当即对小泽表示,只要小泽出马选举党代表,他就一定支持小泽。这时,鸠山由纪夫违背了此前他支持菅直人连任的表示。有一个日本人说,没有想到鸠山对强势人物如此卑躬。

      此次小泽一郎不惜冒民主党分裂风险,出马单挑菅直人首相,这给这次选举平添了诸多悬念。对于小泽来说,他必须粉碎菅直人对其实施的“边缘化政策”。作为一个政治家,小泽必然以追逐权力为己任。只要一息尚存,他就绝无放弃权力的可能。18年来,日本政坛的分合离聚,其背后“黑手”均离不开小泽。过去是这样,今天是这样,今后,只要小泽还能喘气、只要他还能活动,他就绝对不会放弃为权力而战的努力。

      31日晚上菅直人也宣布参加竞选,面对党内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的挑战,显然他并没有准备好。菅直人阵营一直认为,小泽并无可能出马来单挑菅直人首相。因为,6月初,小泽刚刚因违反政治资金规制法嫌疑辞职,假如他立即出马竞选,将遭到舆论彻底反对。因此菅阵营认为,届时小泽将会推出一个代表参选。但是,小泽今晚表示出马,却让菅首相阵营大为惊慌。

      不论谁胜选,都将担任日本内阁首相。那么谁更能有胜算的可能呢?据报道,小泽在民主党内,已经争取到相当多数的支持。在短短一周之内菅直人想扭转党内支持势力弱势的局面,将面临巨大困难。

      但从舆论来看,菅直人占上风。小泽则面临强大的舆论反对。日本舆论从上世纪90年代就一直不喜欢小泽。一是因为他不够廉洁,另外他太喜欢玩权术。此外,小泽还面临日本国际声誉可能受损的压力。我们知道,日本刚刚更换首相不到3个月,此时仅仅因党内权力斗争而更替首相,必然引起国际舆论的负面评价。此外,假如胜选,小泽还要面临如何筹措巨大资金来实践去年选举时承诺的政权公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