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当留
喻建国
上海世博会已近尾声,我对世博会在全市范围中十分有影响的1000多个上海世博会城市服务站十分留恋,它的“七彩之心”的靓丽身姿是由彩钢板拼装而成,外型像阿拉伯数字的“7”字,周身除了七彩的花纹还有用中英文标识的“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者服务站”字样。服务站内还安装着四个崭新的液晶显示屏,并存放各种资料。在服务站内工作的志愿者经常是老中青相结合充满和善地活跃在服务站中,为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提供优质的城市服务。
2009年3月我曾经写过一封信给韩市长,我向他提出了一项城市软环境生辉的举措:“我们上海市也可以设立这样的人性化咨询服务站,《上海的温馨——为您效劳站》《May I help you》《城市的美好交流站》,只需一个小亭子,如同东方书报亭一般,或者像电话亭一样,由玻璃围隔,上复一个小屋顶的小亭子,其中可以有一张小桌子,几把折叠椅,一名服务员,这名服务员要具备这样的基本质素:具有东方和西方的礼仪素养,面貌诚恳,对城市交通情况、旅游资源、购物指引、餐饮及其他服务资源情况十分熟悉,在一些重要的点上,该工作人员最好能够精通英语。这个咨询服务站可以每天服务八小时或十六小时,让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能够深切感受上海的温暖。工作人员可以在上海的退休教师、退休文化人士、退休工程技术人员中招募,可以通过退休教育工会及其他行业的退休组织推荐提供,可以是义工,也可以是适当领取服务费的工作人员。这一项服务及其相关设施支出不会很多,但是它对提升上海软环境的水平会做出非常巨大的贡献。‘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会在这一项服务中熠熠生辉。”信发出不久,就有工作人员对我回访,我当时十分高兴。
一年以后,我所见到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服务站比我所憧憬的人性化咨询服务站要美得多,产生的“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它比我在悉尼、凯恩斯和墨尔本所看到和接触过的人性化的都市服务更为亲切,更为深刻,在这里能够接受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性交流、感染和服务,比起美国南部城市亚特兰大在交通枢纽点设置的小亭子和坐在里面为人们提供咨询服务的穿着制服的一名中老年人,更为生气盎然。
我现在在担心世博后这些使城市生辉的志愿服务是否还能继续,我衷心希望这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服务站能够继续留在上海的各个角落,这些城市软件能够继续为城市的良性运转发挥作用。服务站不仅是在为城市来客服务,还在为城市内的居民提供着文明的榜样。让“七彩之心”靓丽的身姿继续在上海城市各个点上发出人性化服务的耀眼光芒。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要不断延续,不断提高它的质与量。中国城市的服务站,中国城市的人性化服务的柔性优华当成为世界现代城市文明的的一株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