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日说公墓
昨天一上班,就有朋友打电话让我看
今天,腊八节,从九条光棍时刻到来时开始,我把看过之后想说的几句话写下来,算是对这个时刻的纪念,一个可分享的日记吧。
1、《非诚勿扰2》里,演员孙红雷在选择墓地时有一句经典台词———“不看了,大通铺似的,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是人挤人。”然而,现实社会里,不少市民却面临连“大通铺”也睡不起的尴尬。
在城市建设用地飞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公墓用地越来越紧是一个事实,在这个事实下,“大通铺”是很正常的现象。“大通铺”当然会有些挤,不想挤就得付不挤的钱,这是很正常的事,没什么可经典的。
不知说“睡不起”的先生们对这个市场的空置情况实地的统计过没有,在重庆,“大通铺”似的安葬骨灰的设施多得很,在我眼中,二三十年也用不完,也不是很贵,起价3000多元吧。我认为不是“睡不起”,更多的是不想去“睡”。
其实,就公墓墓位的基本功能而言,2000-3000元的壁墓、3000-4000元的室内墓位与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墓位相比,是完全相同的。人们不选价低而趋之于高价的原因是由购买者不同的文化观念或个人购买意图所决定的,公墓业主不过是顺势满足了这些观念和意图而己,当然赚了钱也是事实。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没什么可非议和羞答答的。
2、“刘放认为,这种过分虚高的价格折射出公墓开发单位和个人背后的暴利,同时也损害了人民群众最切身的利益。据他了解,全市的几大公墓老板无一例外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亿万富翁,而他们快速发财的办法就是依靠国家在殡葬方面的特殊政策和土地资源。”
保障人民群众在公墓业里最切身的利益就是让人民群众“死有所葬”。现在有“死无葬生之地”的人民群众吗?肯定是没有。那“损害了人民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又从何说呢?
2000-3000元到几十万都是基本功能相同的葬,各自量力有度吧。在满足了基本功能之外还想有点什么,甚至想有很多什么,自然是要增加费用的了。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有关负责人说,遏制暴利,一要靠政府对殡葬服务和收费项目加强管理,二要靠消费者在选择服务项目时理性消费,这应当是很有道理的。公墓业是一个充满了感性消费的行业,购买者在选择时要做到完全理性,是十分困难的,观念文化的干扰、环境中的人的干扰,让你无法太理性。
大家都知道,在选择公墓墓位时,人们往往都不仅重视公墓墓位的基本功能,还会重视购买者主观文化赋予它的特殊功能,甚至由于尤其重视特殊功能而忽视其基本功能,这种事也比比皆是,懒得例举。
公墓墓位是商品么?国家民政部会否认这个说法,但承认它是“有纪念意义的物品”,这个物品因有了纪念意义就产生了精神的价值。有了精神的价值的物品你说多少钱才值价相当呢?没有人能精确回答。
哲学家们老是说,人生发展有两大曲线:人生的内心世界发展随时光的推进而越加丰厚,人生的生理能量随时光的推进而越加薄弱,以至最终殆尽,而人类区别于其它生命的的伟大价值之一就在于他能在自身能量将要耗尽之前,创造出一种新的能量让自己的生命得之更生和重建。
这个哲学观点应当不太新颖了。
这种能让生命更生和重建的新的能量是怎么产生呢?在什么地方去直观表现呢?墓地这种直接承载死亡的地方自然便成为了这种文化的直观载体之一。
在墓地里,哲学家们对人类生命终极存在的思考总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声光色彩及造型设计来表现、工匠们精雕细刻之后才能得到部份的直观展示的。一个青年逝者的墓型是一部电脑,他向往生后依然可以向上帝发邮件。这个墓就肯定比“大通铺”贵很多了,因为艺术家要钱才可能维持艺术家的躯体,工匠要生活,当然这次哲学家除了贩卖了他的观念之外,可能没有实在的物质利益。
我想说多一句的是,除非这款墓型的设计者在这个青年的逝者的墓地的内部构建上与“大通铺”完全不同,除非他能让购买人从精神的角度确信这会给逝者的灵魂供给足够的能量,能从意念上保证他有能量发出他通向天国的邮件,或者成功收到上帝对他邮件的回复,否则,我个人认为这个钱就花得真的不值。道理很简单,上帝有几十亿儿女,只有这些儿女确信他无所不能,无处不在时,上帝才能管理好这个团队。
说到底,这一切无非都是我们自身对世界认知的一种投射而己,但谁又能遏止或统一人们对世界认知的不同投射呢?
公墓墓位是十分特殊的东西,最终货卖要家。他说值,不值也值;他说不值,值也不值。公墓墓位很大程度上卖的是一种心理需求。
至于“全市的几大公墓老板无一例外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亿万富翁,”这句话里的味不好细品。换作是我也会说,“短时间内成为了亿万富翁”并不违法,也不是公墓业独享的美味。起码这也是在市场允许的大前提下公开达成的吧,是一个墓一个墓卖出来的吧这也是事实。公墓这行业,即使有钱赚,很多人还不愿意干这个行业呢!
退一万步说,即使是暴利,它毕竞为社会提高了一种服务和产品,今天我们不在这里论说产品的质量和独特精神性的话题,但与那些利用天下公器而谋私、腐而未败的富翁相比而言,也算是阳光下的收入吧。
3、“现在墓地价格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更重要的是,政府限制征地,墓地成了稀缺资源,特别是市民看得上眼的墓地价格自然一路看涨。”这倒是几分实话。
十五年前重庆某陵园征地120亩,用资600多万元,2006年重庆某陵园划拨土地270亩,用资6000多万元,如果再转成征用地补款,就得25多万元一亩,仅土地成本一项,从五万元一亩涨到了20多万元一亩,五倍以上了,你又说得出重庆几家墓地15年的墓位涨了5倍以上的呢?
市人大代表反映民意是十分正确的,应当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有人提意见总比没人提意见好;又快要到一年的清明了,记者们集中一点笔力、说说公墓业的事也很正常,年年都如此,这毕竞也是民生的一块地儿,大家早迟都得来的,否则公墓业也太冷清了。至于用什么字眼做题目我认为不是很重要,有人关注才是大重要。如果有更多的人在除了关注这行业的暴利的同时,也关注这行业的产品、服务、社会价值和发展,关注这个行业里从业者的思想、需求,我想这行业就真正大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