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攀又给了一篇约稿,要我谈谈昆明这座城市的房地产趋势。在给我的引文里,大约还有2010年昆明楼市跌宕起伏等这样的词句,然而,就我个人感觉,这个跌宕起伏似乎太过于所谓了,而其实,2010年以来,昆明的楼市因为城中村改造的种种人为“政变”,已经几乎停滞不前,遂造成了前进不了,倒退不能的窘境。二年多前到昆明的时候,针对城中村改造,我就直接提出过,所谓城中村改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仇和这位书记,以做生意的大气魄来推动这一巨业,可谓是敢于骑上老虎,只是,最怕的就是骑上以后下不来。于今而观之,似乎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
因为昆明地产开发的存量土地限制,加之城中村改造的诸多政策变化,2010年,昆明主城几无更多的楼盘可开,这样客观造就了刚性需求的巨大市场压力,这种压力之下,不仅令房价高得变形,也令二手房以及租赁市场变形不小,当然,更变形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大众购房者们的心理。实际上,处在这样的一个市场基础上,若来谈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趋势,则很有一些难度了。惯常的房价是涨是跌,这个板块热那个板块火,或者是这个房型吃香那个户型走俏,都已经统合不住了。政策的非理性加上市场的非理性,再加上来自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愈加响亮的房产税,会在2011年进一步搅乱昆明包括中国的房市,让本来看不清前景路径的市场更加迷茫。
对于2011年的房地产,从昆明到重庆,从上海到北京,一线二线直到三线市场都会发生一些重要的变数。首先,房价的总体上涨趋势将得到遏制,这股来自中央政府的调控力度是显而易见的,而同时,中国银行的加息与中国经济政策的稳健走向也决定了开发商资金面将进一步收窄收紧,而各地政府向中央承诺的廉租房也将逐渐面市,这样一来,上有政策调控,下有开发企业急需套现,还有部分消费者的转向,房价自然呈现向下趋势。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通胀在中国早已不是预期而成为现实,银行存款的负利率以及个人谁储蓄缩水将迫使人们重新寻找保值投资。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已非压力而成为公然趋势,热线大量流入也将带来新一轮投资和涨价风潮。对于拥有长期保值的固定资产房产地而言,无论是储户还是热钱资本者,都会将此作为首选。而在更为现实的层面,中国浩大的城市化进程将带来排山倒海的自住消费者,这一特征,在中国当下人人都求一房自保的心理支持下,既便是自住型消费,购房者也都60、70后到达了80后,甚至直扫90后。全民购房热,成为了中国经济中的最大特色。如此一来,各地的房地产再加上中心城市的诸元权重,使房价难以从自用与投资以及热钱之中挣脱出来。
显然,房地产早已不再是简单涉及地方财政与开发商利润以及高价格的问题了,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依循传统和价值转型之间的一场巨大搏弈。我们很难确切地论断这场搏弈的结果,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一个非理性的行业和市场,一个非理性的经济,无论它在过去和今天有多么狂热,又有多少拥趸与投资者,然而它就象是沙丘之塔一样,终会倒去。当然,倒下的只会是这种非理性,而非楼。已拥有物业的主人们,不必担心什么,而准备投资的人们,我的建议就是:你觉得真需要,那就按你的心愿去做。而对于开发企业,我的忠告就是:请造出房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