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书勇 发表日期: 2011-01-11 20:42
G4摄影展
我问“光脚”,为什么叫G4,他说一是纪实的谐音,一是创立之初的四个人。
我揣度他一定是很执着的,“光脚”不怕穿鞋的,也许这个名字就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在摄影世界里给大家留下一些真实的思考着的照片。
正如他所说的:用什么相机,什么镜头,什么摄影技巧,已经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而核心是视角和思考。
昨天在报上看到G4摄影展在青岛1919创意园举办,就去了,看了,虽然,第一不是圈内人,第二不是粉丝,但真的想去看,去体会那一帮执着的人,执着的思想和他们眼中的世界。
于是有一种责任,有一种冲动,有许多感慨,又有许多怀旧,去思考和关注,那是在你我日常生活中,被我们遗忘或熟视无睹的人和事。
我感触最深的是一组关于麻风病患者的照片(大漠孤烟<< 大襟麻风病院的修墓人>>),我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和寡闻,在我的记忆中麻风病是上世纪或上上世纪的事情,或旧社会的事情,而今天的镜头真实的告诉我们它的存在,他们的存在,他们不得不“被生存”于“世外桃源”之中,也许是等待凤凰涅槃,也许是自生自灭。
我们不能挽救他们于垂危,在每一个十字架竖立的坟前,祈望天国里的他们不再孤立和忍受病痛的折磨。
G4三周年参展作品《大襟麻风病院的修墓人》
广东省台山市大襟麻风病院,坐落于南海的大襟岛,1924年由美国传教士和华侨梁耀东筹建。共收治过1200多名麻风病人,最高峰时同时收治有500多人。2008年有280人,2010年12月为44人,平均年龄为75岁。
大襟岛为原生态的海岛,山清水秀,但在此几十年的老人们总觉得还是在大陆上踏实,几十十年来他们多次要求搬离此岛,现经政府批准和筹备,2011年1月5号,他们全部搬离。
几个月前有两位老太太去世了,按以前的习惯是:先入薄棺浅埋,两年后待尸骨腐烂再挖出骨头火化,骨灰再从新下葬,同时墓上有碑文,如是天主教徒,会有一个十字架。这次因要搬离了,时间紧迫,就直接在装有她们的棺木的坟上建墓竖碑。
温伦进是比较年轻的麻风病患者,为大襟医院的厨师,但同时也兼做埋葬死者、修建墓碑等事务。
大襟岛为原生态的海岛,山清水秀,但在此几十年的老人们总觉得还是在大陆上踏实,几十十年来他们多次要求搬离此岛,现经政府批准和筹备,2011年1月5号,他们全部搬离。
几个月前有两位老太太去世了,按以前的习惯是:先入薄棺浅埋,两年后待尸骨腐烂再挖出骨头火化,骨灰再从新下葬,同时墓上有碑文,如是天主教徒,会有一个十字架。这次因要搬离了,时间紧迫,就直接在装有她们的棺木的坟上建墓竖碑。
温伦进是比较年轻的麻风病患者,为大襟医院的厨师,但同时也兼做埋葬死者、修建墓碑等事务。





广东海岛麻风院结束87年使命 疾病偏见犹存(图)


广东海岛麻风院结束87年使命 疾病偏见犹存(图)
这年月什么都讲混搭,
看看
展厅里居然还有街道社区选送的花花草草,大妈们的手艺活儿
在这种混搭中,我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儿,不管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还是被动选择的。
仅以此言,献给自己及同龄朋友。
(以上除大漠孤烟参展照片以外的几张照片都是我用手机所拍,相信“光脚”不会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