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钱为本”与“以事为本”
“有钱就办事,无钱就拉倒。”这是时下最“时髦”的办事方法。进一步引申一下就是:“有利就上,无利就退。”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事啊!
赡养双亲,或者服侍危病中的双亲,肯定是没有利的。以此类推,双亲的死活,特别是那些没有收入的双亲的死活,更是没有人管了。现在的环境保护,也是如此,因为没有钱,无利可图,很多人只是做做表面工作,或者检查组来了做个样子,或者整个文件发发。因为那保护环境,不仅不能赚来银子,还有可能“倒贴黄瓜二条” 比如偏远农村教育,既没有眼时的利益,也不可能为自己脸上帖金,也就无人问津了。这些“以钱为本”的种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比比可见。大到国家建设,小到处朋为友,都有“以钱为本”的影子。如果我们不顾科学发展观,将经济烧热到某种白炽化的地步,那我们的道德沦丧也就为期不远;我们的社会问题,也就可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就像一个人偏食一样,肯定是营养不良了。
同时,在现实生产中“比富”思想也比较严重,人家老外是羞问“收入多少”的。当然也不是崇洋媚外。我们是见面必问收入多少,我比你多了?你比我又少了?行业与行业,单位与单位,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比富”现象严重,这就导致乱发钱乱收费现象的滋生。有的单位头头跟单位头头比,职工跟职工比。比来比去,就觉得自己所在的行业,单位,地区效益不行,太穷,太没劲,太注水。为了区区几个铜板,比得丧失了进取心,丧失了人格,甚至想跳槽,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自己的份内之事漠不关心,或者想尽千方百计捞外快,顶风冒险,最终成为罪人。
而对自己的工作业绩呢?如果很少上心,也不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到底为社会,单位创造了什么、作了什么贡献。对这些方面,也很少有人去比,好像一谈这些工作上的事,还很有些阿Q的傻酸味,都嗤之以鼻。而仿佛谈论那铜臭才是光明正道、高雅的行为举动,大家都津津乐道。
好在“总理蹲地头察看禾苗情”这样“以事为本”的表率,令我们大家都暂时忘记了收入差距带的心痛。一个人离开了铜臭,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事业,他的心胸就会和大海一样宽广。他不会计较自己做多了,还是做少了,只有做事才会让生命之树根深叶茂。一切为人类作出过贡献的人,都对金钱嗤之以鼻的。还是让我们以事为本吧!多做事,少比富。多谈事业,少谈收入。
“以钱为本”与“以事为本”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