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手握现金,房价仍面临上涨压力
图表: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6.4% 新华社发
尽管去年国家先后3次出台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使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型需求得到一定抑制,但以自住为目的的刚性需求仍然旺盛,加上社会流动性充裕,缺乏有效投资渠道,人民币升值导致境外热钱流入,调控政策没有有效落实等原因,加上住房税收制度不健全、持有环节成本过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等制度性原因,也使得楼市问题积重难返,短期的、一刀切的调控很难收到非常好的效果。2010年的调控,最重要的是两项政策。一是通过严厉地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抑制投资投机型需求,这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二是切实增加市场的有效供应。这两项措施非常关键,应该坚持,在增加供应、差别化信贷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楼市也在出现积极的变化。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屋新开工面积均大幅增长。此前人们担心的调控可能会导致投资下滑、未来供应减少等情况并未出现,新开工面积的大幅增加,为未来市场供应奠定了基础。
在调控作用下,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上涨有所放缓。2010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72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国内贷款12540亿元,增长10.3%,但利用外资796亿元,增长66.0%。2010年大量的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虽然国家也出台了所谓的“限外令”,但是其主要的作用是从交易的环节限制外资炒房,并没有涉及房地产开发前端环节。由于调控对开发商获得贷款审核严格,国内贷款仅增长10.3%,而2009年则增长48.5%。但境外热钱进入我国房地产业的规模仍然庞大,给市场带来一定风险。1月17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而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72494亿元,因此当今房地产商手中掌握的现金总量约达24227亿元,2011开发商短期不差钱。2011年,继续遏制投资需求并加大住房供应将很关键。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当前巨大的流动性,增加存款准备金率难以直接作用楼市。现有信贷调控政策需要看实际落实情况,而每年年初各大银行的信贷额度都比较宽裕,放贷愿望仍会较大。在没有其他良好投资渠道的情况下,投资者仍会热衷于房地产。
调控之下,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是,2011年房价继续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原本是短期举措的房地产调控将常态化,市场将长期面临偏紧的政策环境。房价走势将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流动性、实际利率水平和供求关系的调整。2011年房价走势将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流动性,2011年境外热钱流入我国的压力很可能增大,国内新增货币量也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些资金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很可能进入房地产市场,从而推动房价快速上涨。二是实际利率水平,也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如果CPI能控制在5%以内的合理水平,对抑制房价会起到作用。反之,如果2011年CPI居高不下,实际利率仍然是负利率,以抗通胀和避险为目的的购房需求将不断增加,房价上涨的压力也就更大。三是供求关系的调整。从2010年的数据看,商品房销售10.43亿平方米,超过了竣工的7.6亿平方米,供求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如果市场供应不能继续增加,房价上涨压力仍然会比较大。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自1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近两个月来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收紧趋势明显。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的目的是回笼资金,缓解当前通胀压力,但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上调能够间接收紧房贷,影响房地产市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情,银行的放贷资金减少。而且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加息通道已经开启,如果利率再上涨,开发商获得贷款的难度增加,已经受预售资金监管的开发商会增加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