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修订燃料油标准合约的批复》的面世,预示着商品期货市场“大合约”时代即将到来。按照《批复》规定的标准,原来每手10吨的燃料油合约将变为每手50吨,在保证金比例不变的情形下,投资者必须投入原来五倍的资金才可以进行开仓交易。
其实,不只是上期所的燃料油首开“大合约”试点,三大期交所中的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都将推出首只“大合约”的试点品种。如果三大期交所所有品种都推出“大合约”交易,那么目前资金在20万元以下占散户80%规模的期货投资者将被扫地出门。
去年国庆长假过后,受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流动性泛滥的影响,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出现一波强劲的牛市行情,像郑棉、郑糖、橡胶等纷纷创出历史新高,农产品期货等同样出现大幅上涨。而农产品期货的上涨,也带动了现货商品的上涨,导致通胀压力日益加大。正是在此背景下,为了打击商品期货中的投机行为,监管层酝酿期货的“大合约”试点,并有望在未来逐步推出。
期货由于实行T+0交易,快进快出是其一大主要特点,也导致一些品种的投机行为非常疯狂,主力合约成交总手与持仓的比率大于1甚至大于3的并不罕见,也足以证明其中投机行为的严重性。
事实上,为了打击期货交易的投机现象,监管部门在去年已频频出手。去年11月份,监管层先后出台了提高保证金比例、提高一些品种的手续费、当日开平仓手续费“单改双”收取等措施。而去年12月份的数据显示,全国期货市场无论是成交合约手数还是成交金额环比都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期货“大合约”的推出,在打击了市场投机行为的同时,本质上也意味着进入商品期货市场门槛的提高。而更高的门槛,不仅将使已置身其中的一部分投资者“被出局”,也将更多的投资者挡在了市场的大门之外。
除了商品期货市场在不久的将来提高门槛之外,国内资本市场的“门槛”并不少。股指期货是“富人”的游戏,没有50万元连开户都不可能;投资创业板,没有两年或以上的股票投资经验,你只能当看客;新三板将对个人投资者开放,但据称最低门槛是50万元。一方面是这“板”那“市场”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进入“门槛”的越来越高。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的“门槛”吗?
同样以商品期货市场为例。打击市场投机行为,重在监管到位。T+0的交易机制,本身就注定了这是一个奉行投机的市场。毕竟期货不像某些股票一样具备投资价值,投资者也不可能都是些套保户。监管不能到位,却拿“门槛”来开涮中小投资者,只能说明监管的缺失或缺位。退一步讲,就算是提高了“门槛”,期货市场就不存在投机了?股指期货的门槛够高的了,不也是投机疯狂吗?
没有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无论是国内的商品期货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不可能发展为今天的规模。正是他们的参与和付出,商品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才从当初的幼苗成长为今天的大树,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才日益提升。在“功成名就”之后,商品期货市场凭什么要把中小投资者赶出去?不是一直都在教育投资者说“买者自负”吗?
资本市场需要这么多“门槛”吗?
评论
编辑推荐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