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决定于雅尔塔会议——更具体点说,决定与雅尔塔会议的三巨头罗斯福、斯大林与丘吉尔。而这其间,罗斯福对斯大林的妥协又起了关键作用。
有意思的是: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英美俄盟军三巨头总共才见过两回面,次数少得令人难以置信;可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苏联主席斯大林之间的频繁通信,多得令人讶异——多达千封。更出人意料的是,罗斯福还曾经向英国首相邱吉尔说,“比起你,斯大林对我更好。”
在这些信中,我们可以看到罗斯福跟斯大林关系非同寻常。斯大林向罗斯福提出的要求,大都可以得到满足。比如,在1941年10月罗斯福写给斯大林的一封信中,他就保证,为了支持红军作战,将源源不绝地供应物资,包括带刺铁丝网、毛皮大衣,甚至军靴。 这份清单共67项。其中第6项:卡车,立刻运送5,600部,以后每月1万部。第23项:硅铁,每月3百吨。第25项:装甲板,每月1千吨。第42项:制火药用的甲苯,每月2千吨。第66项:军靴,每月最少20万对。当时希特勒已经入侵苏联,斯大林于是回信给罗斯福说,“我们作出全面戒备,以确保和美国合作,对抗我们的共同敌人——嗜杀的纳粹主义。”罗斯福对战争充满乐观。1943年6月他写给斯大林的信中说,“为了达到最后胜利,我们需要有团结和牺牲精神。”“这种精神,鼓励我们肩负起领导世界和平的任务。”。
而最能体现二人关系深厚的,则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为了促使斯大林出兵中国打败日本而给斯大林开出的优厚条件。
1945年元月11日到苏联克里米亚海滨雅尔塔开会。会上三人商量了早日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方针和战后一些合作问题。同时,三人还秘密签订了一个满足斯大林对中国领土要求的《雅尔塔协定》,也就是秘密签订了一项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个政治条件的协定。斯大林当时明确提出,三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就不出兵对日作战。 这三个条件是: 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1、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2、大连商业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3、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该协定还提到,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需征得蒋介石的同意;根据斯大林的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措施以征得蒋某对上述各项的同意。 该协定还强调:三巨头同意苏联的领土要求,但须在打败日本后,方可予以实现。 斯大林在会上俨然以救世主的口气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并将以武力协助中国从日本枷锁中解放出来——而事实上,当时日本败局已定,就是苏联不出兵,他们也免不了投降下场(详见笔者《苏联出兵东北不具战略意义》一文)。
《雅尔塔协定》这个主宰战后世界达40多年的协定,其主谋是美国——罗斯福;帮凶是英国——为保障英国切身利益的丘吉尔;受益者是标榜社会主义的苏联——斯大林。坚持殖民主义不平等条约的既是美国、英国,又是苏联;被宰割者则是坚持抗日战争,并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重大代价的战胜国——中国。并因此战后在亚洲制造了一系列苏联卫星国:蒙古、朝鲜、中国和越南,从而似的世界范围的两级对立正式形成,并由此引发了战后两次最大的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罗斯福的这种做法,也引起了美国国内人民的质疑。1945年3月1日在美国国会开会的时候,有一位议员,以风闻“雅尔塔会议牺牲了中国的权益和主权,妄图贿赂苏俄为题,向总统提出质询”。罗斯福也觉得此事做得和他一贯的信念区别不小,因而他对议员的质询,深为内疚。
更为讽刺的是:罗斯福虽然自以为对斯大林“可以操纵”,还以为比起丘吉尔,斯大林对自己“更好”,而斯大林对他却是充满算计。
1944年,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美、苏、英各国军队在多条战线上取得重大战果。为了研究如何处理战后一系列遗留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战败国德国,苏、美、英三。国领袖决定再次举行最高首脑会晤。最高首脑会晤时间、地点和会议程序的选择与确定,历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身体状况已严重不佳。因此罗斯福提出,会晤是不是可以订在1945年春天,这时天气已暖,他的身体可以吃得消。
老谋深算的斯大林早已了解到罗斯福的病情,他知道,一个疲惫不堪、精力不支的首脑在谈判中是不会保持坚强的意志和耐力的,是无法与一个体魄强健的对手较量的。在罗斯福这种身体状态下,他很容易感到厌倦、焦躁、虚弱,从而轻易地向对手让步。于是斯大林电告罗斯福:由于形势发展急速,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因此最高首脑会晤不能拖延,最迟应该在1945年的二月份内举行。无可奈何之下,罗斯福只好同意这个日期。他又提出,因为健康原因他只能坐船去开会,这样旅途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他希望会谈地点不要选得太远。另外,最好开会的地点和气候能温暖一些,对身体有利。
斯大林则拒绝去任何苏联控制以外的地方,而坚持会议必须在黑海地区举行。并且具体提出在黑海边上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小城镇举行。这样,斯大林可以逸待劳,并可随时与莫斯科保持联系。罗斯福再没办法讨价还价,他只好拖着病躯,硬着头皮,前往冰天雪地的雅尔塔。当罗斯福经过十几天艰辛跋涉到达雅尔塔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位总统面色憔悴、几乎精疲力竭。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到达雅尔塔后,无休无止的会晤、谈判开始了。日程安排得极为紧张,首脑会谈多达20次。每次罗斯福都得参加。另外还有大量的宴会、酒会、晚会。这一切使罗斯福疲劳不堪。在谈判中,罗斯福强自打起精神,与斯大林讨价还价,但终因体力不支,注意力分散,争辩不过斯大林,最后不得不草草结束会谈,按苏联的意思签订了协议。罗斯福回到美国后几周,就逝世了。美国人强烈批评罗斯福与斯大林签订的《雅尔塔协定》,认为它对苏联做了大幅度的妥协,是对美国与西方利益的“背叛”。
所以,完全可以说:雅尔塔会议,罗斯福上了斯大林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