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使领馆在华收集民意》(2011年)


    重视中国网络活跃分子,重视中国民间意见一直是美国驻华使领馆的一个工作特点。在无法回避的网络时代,其实这样的工作方式很值得中国政府学习和借鉴。   

                                                                  美使领馆在华收集民意

                                                                                         尹鸿伟

 

        随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访问日期的临近,一直戒备森严的美国驻华各使领馆齐齐向部分中国民间人士表示了友谊。2011年1月14日下午,一场名为“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美国使馆与中国博主座谈会”的活动以视频连接的形式,同时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和成都举行。

       大约30余名“中国博主”及媒体代表出席,本人也在被邀请的“中国博主”之列。美方五处使领馆更是派出豪华阵容,包括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驻华使馆政治处、经济处、国防处和新闻文化处的官员、专家。在之前发出的邀请信内,美方表示“一起探讨中美关系所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以及此次重要出访对中美关系和两国人民将带来的影响。博主可以就中美关系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由提问和讨论”。

      “虽然这样的活动不能够解决什么具体问题,甚至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但是也可以看出美方对中方的重视,其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到来的美国行程充满了期待。”当日出席了该活动的四川大学教授蔡尚伟说,“众所周知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美之间冲突不断,各种新老问题都在淤积,双方需要友好协商甚至妥协来改善未来的关系。”

                                                                               驻华使领馆表达善意

 

       在提问和讨论前的发言中,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表示“欢迎在网络上非常活跃的博主们,以及引领公众潮流概念的人士来到这里。这里代表的都是最先进,具有争锋意义的潮流,一些想法,一些概念,会改变整个世界”。

       “大家说错了,也只有大使需要负责任,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言论。”洪博培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访问将代表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这次访问的基础,建立在过去两年当中,中国是美国对外双边关系当中交往最多的一个国家。全球目光都将瞩目这次高级别的国事访问,大家对此也有很高的期望。”

       对于举办此次活动,他解释说:“随着两国投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不断发展,我们希望向中美两国人民展示这种关系带来的好处,而且双方是以坦诚布公的方式建立这种关系。我认为真诚全面的政府间关系不能仅以本身的关系存在,而应当涵盖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特别是一些能够发挥领袖作用的人士以及引领公众意见的人士。”他认为,现在中美关系已经在向下一代传承,包括人员之间的往来,学生之间的交流,文化之间的交往,开启互相对话的活动,以此建立彼此之间的稳定关系。

       在回答中国博主的提问时洪博培承认,中美双方的确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这就需要双方坦诚布公,以友好、相互尊重的态度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双方更加重视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把中美关系分为很多部分,由专门的专家来解决其中的问题,而双方更主要的精力要放在根本性的大问题上,放在双方利益的根本所在上。

       “继胡主席之后中美之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事访问,其中也包括网络博主之间的交流,我认为两国之间的关系由我们的意愿所定位,是人与人间的意愿,而这都是超越各种各样挑战的。”洪博培说,“我们的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任何问题,中美两国都是非常大的国家,人口众多,各个方面也丰富多样,有不同的历史等等,因此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意见。但真正使我们在一起的,就是双方有共同的利益所在,以及双方在政治上有这样的意愿,愿意求同存异,解决一些问题。我认为双方之间的关系,包括现在和未来都会是健康地发展。”

       “重视中国网络活跃分子,重视中国民间意见一直是美国驻华使领馆的一个工作特点。”蔡尚伟评价说,“在无法回避的网络时代,其实这样的工作方式很值得中国政府学习和借鉴。”早在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前夕,美国驻北京、上海、广州3地使领馆也透过视频与10多名中国博主代表进行了交流,了解中国网民对奥巴马访华的种种期望。

                                            

《美使领馆在华收集民意》(2011年) - 尹鸿伟记者 - 尹鸿伟的新闻博客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

 

                                                                                 未来要靠年轻一代

 

       在当天下午的提问环节,中国博主们的表现非常积极,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方面面,而美国的外交官员们也同样热情响应。以“中国博主”身份参与活动的本人也争取到机会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近年来,我们注意到以朝鲜为中心的东北亚问题,以及包括以南海为中心的东南亚问题争论非常激烈。互联网上很多中国人认为,东北亚或东南亚问题都是因为美国人近两年大量力量介入造成的,请问你们对这方面怎样评价?第二,现在中国老百姓也希望政府越来越民主,越来越开放,请问您对我们的社会监督方面有什么评价以及有什么期望?

       美国驻华大使馆政治参赞首先肯定第一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但他解释说,不论是朝鲜半岛相关的东北亚问题,或是南海相关的东南亚问题,它们都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同时这也是中美两国双方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

       他说:“这方面中美已经有很多交流,并且开展了许多合作,进一步减少了这些地区的紧张甚至冲突,我认为双方还是取得了不少具有实质性的成果,我本人也参加了一些会议。我认为中美双方的官员都取得了很多建设性的成果,但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为其中的确存在了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双方还存在同意以及不同意见的地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双方继续进行沟通,有什么成果及时向相关国家来进行通报。”

       至于第二个问题,政治参赞的回答就显得很“平衡”:“关于民主发展,美国支持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进行国家治理,尊重各国人民自行决定国家组成的方式。我们也希望各方,包括政府、NGO非政府组织涉及公民权等等方面进行开展对话,但最终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

        当天的活动还接受了来自网络上的即时提问,在面对中国网民有关“中美两国之间最核心利益话题”时,美国驻华公使回答:“中美两国其中一个核心利益是两国人民的福祉,胡主席访美的时候有很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其中就包括两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平衡问题。大家知道,经贸的平衡问题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同时也涉及到全球的经济平衡,因为经济再平衡对中美两国之间都有重大的影响。”

        驻华公使在回答其他提问时表示,中美两国尽管有很多共识的地方,但一些根本的方面还存在着差异,这些结构性的问题使中美关系变得非常复杂,而且短期之内很难消除。“这个问题会影响很多方面理念性的东西,也影响了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国人如何看待美国。”他说,“因此现在的解决方案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远见与长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个个逐渐消除这些问题。因此,建立任何短期的期望都是不现实的,尽管徐才厚访美,盖茨访问中国以及胡主席访美,这都不意味着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参赞则透露,在今后四年当中进一步增加10万名留学生赴华留学的机会,积极地与一些私人部门、企业、基金会、信托基金进行合作,寻求更多资金来支持赴华留学的美国留学生。

        他说:“我们将在北京开启了一个新的办公室来促进美国教育行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使得中国留学生及其父母获得公平公正的美国留学信息。考虑到中国、美国未来的年轻一代非常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交流,使得更多的人能讲中英两种语言,了解两国的文化,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础。”

        他还强调,最核心的是面对年轻一代,中美都要进一步了解双方的年轻一代,这也是未来双方交流的基础。

        在两小时的活动结束之际,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发言人表示“要保持这样的对话交流继续下去”,“鉴于下周的活动比较重要(胡锦涛主席访美),因此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或看法的话都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转给美国国务院,更好地为此次访问进行准备”。

                                                                              为美中未来关系定调   

 

        在活动中,对于其是否会参加下届美国总统选举的询问,洪博培回应谨慎:“我很高兴参与到中美关系的活动当中,我很荣幸作为驻华大使为总统服务,我会继续履行我的职责。在此期间,我会努力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

        他说:“每天早上我上班的时候经过办公室走廊,两边墙上都挂着一些图片,左边是以前美国驻华大使的照片,右边是以前中国驻美国大使的照片。我经常看这些前任的照片,美国有一句话叫‘责任太大’,意思是鞋太大了,人很难完全履行责任。”

        洪博培透露,在胡锦涛主席访问华盛顿期间,美方也将安排特殊的讨论活动,进一步讨论加强人员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期望能进一步推进的彼此关系。

        事实上,并非仅仅是中国人对“下一任美国总统会是谁?”感兴趣,美国人对中国的下一任领导人选同样很关心。在与中国博主会下的交流中,美国外交官们也会主动提及这些问题,“想听听中国的朋友怎么说”。

        由于参加活动的中方人员名单由美方自行确定,之前彼此并不知情,会议期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尖锐、敏感的话语及提问,例如“国家核心利益”、“根本政治制度”和“网络言论自由”等。在中国博主们紧锣密鼓的提问下,美国外交官们也显示了成熟的工作水平,不失礼节地进行了恰当的回应。

        “从此次活动中我得到了一些启示,一部分热爱祖国的中国人都愿意自己的国家发展得更好,但是他们的思路也令人深思。”四川大学教授蔡尚伟说,“直观地说他们不太愿意面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喜欢在现实中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而更愿意将这些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

        他表示,事实上许多中国人并不完全了解美国,包括后者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因此许多人的意见表达往往只会是一厢情愿。

        众多国际媒体都在分析,美中关系将随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的访问而迎来新的转机。由于这次访问很可能是胡锦涛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国事访问,所以有望为未来的美中关系定下基调。不过,众所周知两国间不确定性的问题仍然很多,而且也没有多少任意缓冲的空间。

        “我们希望此次访问能使双方达成一些共识,建立一些共同的观点。”美国大使馆驻华公使说,“这个桌子并不大(指当天会议出席人员),但这里汇集了各使馆,各部门参赞以及相应的负责人,我们也希望并且也已经与中国政府以及各个机构打交道,包括环境、财政、货币、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我认为这是我们目前所想到的,也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此前表示,2012年对美中两国都是转折性的一年,因为两国的领导层都将面临更替,因此也将会遭遇新的挑战。蔡尚伟则说:“中美关系早已经超越双边关系成为影响全球的一种关系,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