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生命科学


 

中医与生命科学……………………………………………高学剑等(81) (2010-11-21 05:34:42)
标签:

谷之气

元阳

生命科学

伊斯兰教

中医

 
第三届全国国际传统医学、传统生命科学
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

中医与生命科学

(2010-10-03 20:07:30)[编辑][删除]
摘要;本文是一篇溶中医 、现代医学、生命科学乃至与之相关的儒 、释、道等各门古典哲学科普读物。简要的论述了中医与生命科学,“气”的概念,“气功”一词的约定成俗,实质即生命科学,梦的现象并简要地介绍了几种生命运动在气功态下的生理功能改变的特殊现象。
    由于篇幅所限,加之时间仓促,学识浅陋,不足之处,敬希同道斧正则幸甚。
    一、中医源巫
    中医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论从其理论范围及方式方法上历代先贤先师圣哲们都不断实践并努力开拓,而今,已堂壁辉煌,单经络学及中药归经学说就是现代高科技望之莫及的,从现代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但人体针刺麻醉及铁的事实如胃痛针刺足三里能减止胃痛证明经络的存在。古代医药大师修炼时悟到的这些足以使现代人视若神明的真理,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都无法完全揭示。而现代中医,中西结合,理论更臻完备。
    中医最早源于巫,这从繁体字“毉、醫”可见。后来层次低的生命现象研究者———巫,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巫人本身的素质,被科学性明显的中医划清界限(———信巫不信医者不治——-扁鹊)。直到在两条道上各自努力发展后的今天,人们对事物运动螺旋式上升的矛盾规律加以认定后,才又有人承认“巫”——— 气功师发放出的外气波长可测定出的物质性。从而,把千古人们看不见认为是唯心的“巫”归入了科学的殿堂。当然,这其中又需要许多应当理顺的政策,还须防止骗子。
    二、生命科学与宗教
    世界上出现奇异生命现象的佛、基督、伊斯兰教和中国人尊之为道教鼻祖的老子几乎是同时代的。他们最终都落实到人体生命科学上,人体生命特异现象的研究。通过一定的方式,可诱发出人体的特异功能。世界性三大教是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通常说的三大教是指儒(孔子)、释(释迦牟尼)、道(老子)。
    儒家讲的参赞化育,注重品德的修养。《大学》一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如何明明德呢?《大学》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后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释(佛)家讲功德,做好事,佛光普照,礼仪圆明。其修持法门的核心在修禅,义即“静虑”或冥想。可理解为止观(止者静也观即虑也)。虽主要在于精神境界的修持,但其修持结果亦同样可引起生理变化,达五眼六通,甚至死后肉身千年不坏,真乃人体生命现象科研至最高境界。
    道家着眼于人的生命运动和万物之根本-----“道”或“天”的关系,以无为(如道德经云:为学而益,为道而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清静、自然、虚无、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为主旨。而基于阴阳五行学说,则更强调制天而用之。注重道德修炼,兼修五术(医、卜、相、命、山)道家几千年来紧紧抓住“道”这个中枢,认识宇宙,修炼人体,留下万卷典籍,无穷宝藏。得道者超凡入圣,灵光透露。
    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是及其复杂而灵敏的整体。生而能长,长而能盛,盛极而衰,衰极至亡。在生命的漫长旅程中,病而能药愈,亦能自愈。还有的生命科学家提出“人体生物钟倒序法”,这分明是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道德经)的具体升华。
    为了探索人体奥秘,先贤们如佛陀苦行僧生活六年直至悟道得道达到佛的层次。我国道家就是以身许道,以身试道,把自己身体作为实验室,进行人体生命的真理探索。相传昔日吕祖(洞宾)弟子几千,在过大关时,就有七、八百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所以讲修道的多如牛毛,成道的如凤毛麟角。这其中亦不无包含佛教所说的业果理论和医学上的遗传理论。也成为“自古修道多磨难,亦知在我亦在天”的望尘感叹。
    自古至今,达到生命年岁较大自然数的很多,如《五灯会元》记载宝常和尚1072岁,《史记》记载彭祖800岁,老子160——-200岁,另外大医学家孙思邈101或141岁,吕祖200多岁,陈抟老祖118岁,张三丰160———500岁李庆远256岁,当代老革命、老红军及隐居者长寿老人亦很多。
    不论是儒、释、道、基督、伊斯兰教还是人们所说的气功,最终都落实到人体生命修炼上去。“气功”一词,始于晋代许逊《净明宗教录》中气功阐微一词。尔后,《少林拳术秘诀》等书亦相继提及,但均未被世人注目。殆近世刘贵珍氏《气功疗法实践》一书问世后,气功之名不径而走,传闻中外,约定成俗。实际也是不很确切的。诚然,人体生命修炼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据称,佛家的功法四万八千种,道家的功法三万六千种,可谓殿壁辉煌,N维空间,还不要说其他教派,民间功法。故时至科学昌明的当代,认定气功是人体生命科学是较为确切的。
    从宏观上讲,人有男女之分,天有日月之别。昼夜、四季交替,周而复始,运行不殆天气候有阴晴雨雪,地形态有山川湖泊。宇宙广袤无垠,森罗万象,大到天体,日月星辰,小到电子、光子、介子、变子、超子无不有其运动规律。哲学上讲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诚然如此。又有人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都有一个对应关系。数有正数、负数、实数、虚数,宇宙有正宇宙、负宇宙。有些宗教中的阳间,是长、宽、高外加时间维共四维空间,看得见,摸得着;阴间,当今科学已证明灵界的存在,而其中增在最前端的是心灵科学,此心灵科学已逐步提出灵界存在的证明,也就是人死后世界的证据。具有极大灵性的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达到如此富丽堂皇的时代,却还不能对人体本身完全认识。十月怀胎,孪生子,秉性不一,建树不同,差别极大。有的人气场极强,官至候王,有的人一败涂地,乃至命殁,何以差别悬殊。有的人健康长寿,有的人早夭归西,此事谁知之?人世间,多有天长地久,人不长久,乃人一憾事之叹,谁是主宰者,谁是知底者?又有苍天哪之哀鸣!就连任何人都做梦,梦中之事,千古难解,梦中又算作那维空间?谁又能说清?弗洛伊德,荣格,我国的周公都研究过:陈抟老祖也有“真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至人亦无睡,其睡浮云烟。梦里乾坤大,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之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灵枢篇》淫邪发梦第四十三上说:“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播芮: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坠: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黄帝内经》中国古籍出版社p517.说明梦是体内阴阳失衡的超前预兆。由于梦有极大的排他性-——无法集体进行,不能有第二证明,所以有很深的难解性和神秘性。“梦幻”、“梦呓”、“白日作梦”、“痴人说梦”等词语,都把梦与虚无荒诞,甚至迷信联系在一起,就是一种证明。然而,在道家上乘功法里,却能“以梦传灵”可同时让众多的人做同一梦(见《大道行》p313)。质言之,梦在一般人事物的层次上为“有形无质”,但在天地人这个层次上梦则“有形有质”。在这个层次上,修炼有素的人不是被动的做梦,而是主动地做梦,在梦中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要达到这层功夫,就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要有相当高的内功,就是对精、气、神的专门训练。《内经》上说: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与智,肾藏志。又有三魂七魄之说,中医有“安魂、镇魄定志”之治法。可见主宰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千百年来中医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在美国一医学教授为一人换了猪心脏后其行为类猪样改变而证实了中医“心主神明”这一学说的科学性。那么梦是不是魂魄之游,梦中之游是魂魄在体之游还是离体之游呢?
    古时,佛陀修五眼六通术,具无上神通之佛眼,知过去未来,见常人看不见的事物。佛经上三十三层天,十八层地狱,至今不能为大多数人所见,或被说成迷信说法。人活着时见不到,死后又不能复生具述所见,只有一些因病濒死多时又被救回的人才有感受。或有的高级修炼法辟谷“死去”才见到已故先辈祖上生活场面。冒着死的危险,活过来后又常一段时间疯疯癫癫,人生观大为改变,认为生和死一个样。从中医生理藏象理论上讲,是形神分离了呢,还是分离了又复合了,这一过程作何解释?如何解释?
    近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笔下的“双生子佯谬说”,说的是一对孪生兄弟,20岁生日那天,哥哥登上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在太空计时一年,21岁生日飞回地球,接他的却是70岁的弟弟。这一理论是假错真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已被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CERN)飞机携带原子钟环绕地球航行的实验和测量在储存环中 u(miyou)粒子绕圆周高速运行时的寿命延长直接证实。这一理论若与佛教中的天界联系,是否天界处在高速运动中,才有“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说法。前面说的高级修炼法辟谷死去三天见到已故先祖场面犹如过了几十年。(见《大道行》P90),果如此,这时间比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三、中医气的认识及气的概念
    中医和气功(即生命科学),是中华民族灿烂地古代文明的两颗明珠,是有待于大量开发的伟大宝库。中医最早的研究者们,大都是修炼大师,“神农氏尝百草,一日中毒七十味”,而探知了药物在人体的归经。但用单纯的西医观点研究中医,往往失败。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两种诊断方法,两种治疗手段,各有优点,各有所长。中医中药宏观调节,西药针对性强,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提高疗效。如从理论上讲:中医"脾"的功能主运化,一运化水谷精微,二运化水湿;脾主统血,脾主四肢及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其性主升,喜燥恶湿。但现代生理解剖对脾的认识是幼年时有免疫及造血功能,成年仅为储血功能。脾破裂手术摘除人仍可生存,与中医脾的功能大相径庭。
    中医学中说的气是多层面认识的,一是对人体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人体五脏六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人体之气主要包括元气,又称原气,元真之气,生气,指元阴元阳之气。受于先天,乃先天之精所化,赖后天不断充养,藏于肾,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为生化动力之源泉。
    其次是宗气,又称大气,指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相结合并积于胸中的一种物质。宗气与血气运行,寒温调节,肢体活动及呼吸、声音的强弱等有密切关系。
    三是营气,又称荣气,指主要起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水谷之气,由水谷化生,源于脾,出于中焦,清纯柔和,行于脉中,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作用。《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营气的化生及其在十四经中的循环流注,故名。
    (未完待续)
 
分享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中医与生命科学(续)

(2010-10-04 14:05:46)[编辑][删除]
 
    四是卫气,又称悍气,水谷之气。主要起卫护,温养作用的精微物质。源于水谷,由脾胃化生,出于上焦,其性慓悍,运动迅速,行于脉外,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司毛窍之开合等功能。《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卫气的功能。
     五是五脏之气,主要指各脏之功能:
     肝气:指肝的活动功能,主疏泄宣达,具有生发阳气,调畅全身气机及情志活动功能。另外,肝气郁结也简称肝气。
     心气:是血脉运行的主要动力,并与神志活动及舌的功能等有关。
     脾气:脾气的功能活动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升举清阳,统摄血液,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本。
     肺气:指肺的功能活动,具有司呼吸,布散宗气,通调水道等功能。另外指肺所呼吸的气体。
     肾气:指肾精化生之气,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性机能成熟,保持机体生命力旺盛等功能。另为大横穴之别名。
     六是六腑气,简称腑气。指六腑气机失调的主要特征: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七是经络之气,又称二十七气,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合为二十七气。
     气的根本在肾,来源于肺、脾。开发疏泄于肝。帅血贯脉而周行于心。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五种功能。
     气的病变很多,一般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前二种属虚,后二种属实。
     气的诸种病变有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胃气上逆、脾气下陷、肺失宣降、肾不纳气、心肾不交等。引起人体气机紊乱的致病因素有邪气、九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败、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少气、风气、伏气、伤气、炅(jiong炯,热也)气、肥气、戾(即疠疬、异、毒、杂、时、疫疠乖戾、暴历、时行戾、疫毒)、浊气、恶气(六淫疫疬等邪气)、脚气(病名,有干、湿脚气之分)、厥气、痞气、滞气、嗳气(症名)馨(下半部为禾而不是香,仍读xin,即谷)气(古病名)、瘴气、梅核气(病名)、腥臭气、奔豚气等难以尽述。
     气的概念还有多层含义,大气(即前述宗气)指宇宙间的空气,或胸中呼吸之气。物理上的空气摩尔量是29,海平面标准状态下,干燥空气的百分容积为氧气是百分之20.96,二氧化碳是百分之0.04,氮气(包括极少量的稀有气体)占百分之79。气在古代,是一个很复杂的哲学概念。古人认为气是物质的精华,如《管子》说:凡物之精,此则为主,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周易-系辞》云气:"天地氤氲,万物化生。"这气的概念对于气功的气似乎范围太宽了点,有的道家高级功法认为修炼“气”主要指气———炁———気(底下部分非叉为火仍读qi)层次的反复修炼。高层次的修炼较上述气的范围又广泛的多。
     四、修炼与生理现象
     在修炼方法上《黄帝内经》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修炼的站桩相当于上述的“独立守神”。人体在站立的状态下,下肢横截面的血管开放由平时的百分之8---16提高到百分之80,起到了唧筒作用,起到血泵作用,起到心脏代偿作用。加强血液循环,保护心脏,因而有益心脏。
     打坐分自然盘、单盘(又称银盘)、双盘(又称金盘)等诸多层次,下肢血管封住大半,体内血液重新分配脑、内脏营养、修复有损的细胞,无病时健身强体,有益身心,机理自明,只是有很多秘法,须师指导,不可盲从。
     修炼界的调息,是要尽量吧、把呼吸调到细、匀、长,好处是因从呼吸的实效在于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点来看,在呼吸过程中,处于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气道内的气体通常并不能与血液气体进行交换,生理学上把这一部分所处的空间称为无效腔(或解剖死腔)一般的人约为150ml左右。一般人的潮气量(自然呼一次或吸一次的气量)约为500ml左右,呼吸频率约为12---18次每分钟,这样,肺泡通气量(L)==[潮气量(ml)—无效腔(ml)]乘以呼吸频率(次每分钟)。假设某人呼吸浅而快,潮气量为250(ml)呼吸频率为32次每分钟,代入上述公式可得肺泡通气量为3200ml每分钟。而修炼状态下细、匀、长的呼吸,设由于呼吸深长,潮气量将接近肺活量(最大限度吸气后尽量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平均约为3000ml,而呼吸频率为3次每分钟的话,代入上述公式可得肺泡通气量为8550ml每分钟。从而证明适当的细、匀、长的呼吸确减少了耗能,尽可能地提高了呼吸效价。
     无独有偶,修炼界的“胎息”较上述的细、匀、长的呼吸更上层次。即人为的造成机体缺氧,而现代生理学认为: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一种红细胞生成酶,这种酶能使血浆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这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a(读阿尔法)----球蛋白】转变成促细胞生成素(这是一种糖蛋白),它一方面作用于红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同时它也促进红骨髓中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加速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去,从而改善机体缺氧。瞧!人为的造成缺氧,修炼状态下又改善之。另一方面,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可抑制肝脏促红细胞生成原的产生和释放使血液中红细胞数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这就是说“胎息”可使红细胞数量反馈性地增殖,能治暂时性脑贫血,体位性低血压,脑供血不足等疾病。(见《养生月刊》前身《气功》杂志90.6笔者的“胎息与红细胞”篇)。
     气功在临床治疗方法及原理很多,这里难以一一列举,但气功确能治病,当属事实。
     《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与高等数学中的模糊数学,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关系何其相似乃尔。佛陀当年指心为道,一无字为真经。老子则法天地,自然为道,以无为为大法。夫道者至圣至灵者也,得之难,行之尤难,行之不易,而了之尤非易也。
     中医与生命科学关系极为密切,心---身统一的整体生命观是两门科学的共同理论基础,“气化论”和“经络论”是两门科学的精髓,我们坚信,这两门科学必将为世人共识。
     (此稿曾在1998.8经中国中医药学会、生命科学分会、中医文化分会的专家评审获通过并推荐)后编入第三届全国(国际)传统医学、传统生命科学、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百度可在目录中查出标题
分享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1

已顶

0

中医与生命科学鈥︹︹︹︹︹︹︹︹︹︹︹︹︹︹︹︹Ω哐Ы5龋81)

阅读(8) 评论 (0) 收藏(1) 还没有被转载 打印
已投稿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风伴

论文目录

0

 
阅读(47) 评论 (0) 收藏(1) 转载(1)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 读取失败,请刷新。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收听验证码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