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在世外桃源,很痛苦,也很满足,但我还是一心想去看你。我相信前世的约定----在洞庭湖畔,在长江故道边,我们相见。雪狂舞,路难行,但我无力抗拒,也无怨无悔。
关闭了千年的心扉,首次向我打开。感谢你。
我远远地看着你,你远远地望着我,眼神里是惊恐?还是艾怨?你冷艳如霜,而我不能自已。可我知道你留给我的只有瞬间,我必须冷静再冷静,把这瞬间变成永恒。
环顾四处,水草肥美,我该放心。我知道这是你的世界,我知道你其实不希望我来惊扰,而我只为实现那个千年夙愿,给你和我合写的故事画一个凄美的句号。
化成一根芦草,为你遮风挡雨,永远都是梦。在这里多呆一秒,都是多余。现在最该做的,就是从你身边,悄然,离开……
那一天,WWF“守望江豚”志愿者夜榻石首。不料,雪不期而至。按原计划,我们将在1月18日完成最后的行程:前往天鹅洲长江豚类保护区,再去考察石首麋鹿保护区。
我们乘坐的大巴压雪上路。路很滑,速度极慢,但窗外难得一见的江南雪景,还是让志愿者们非常兴奋。天鹅洲长江故道于1972年长江自然裁弯取直而成,呈新月形,长江天鹅洲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第一个对鲸类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从1990年开始在此投放5头江豚试养,现生活有30头左右的江豚,而且每年还有2-4头小江豚出生,一个维持自我生存和繁衍的群体已初步建立,国内外专家认证:这是目前世界上对一种鲸类动物实行迁地保护唯一成功的范例。
考察完天鹅洲后,在是否前往麋鹿保护区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因为连续几天马不停蹄,加上爆发集体性流感,19名志愿者中有15人“中弹”,石首麋鹿保护区位于长江与长江天鹅洲故道夹角处,拥有泛洪沼泽湿地1567公顷,保护区内灌木、芦苇丛生,即使去了,见到麋鹿的机会也十分渺茫。
但我坚持我的意见:我们是来看望麋鹿的,一定要到栖息地看一眼,哪怕见不到麋鹿的踪影,也不会遗憾。
于是,我们重新上路。石首麋鹿国家级保护区首次向外界打开了大门!
1.我们沿着这条路前行,保护区太大,再往前走,到处都是树林、灌木、芦苇。我们能够见到野生放养的麋鹿吗?
2.路右侧是一片积雪覆盖的空地,仔细看,可以看到麋鹿奔跑时留下的踪迹。
3.我们继续前行,再往前就是芦荡了。这时,保护区工作人员突然兴奋地喊了起来:“快看,那就是麋鹿!”几十头麋鹿齐刷刷地站在那里,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4.当然,警觉无比的麋鹿只留给我们5分钟的时间,当它们认为我们已经拍了它们完美的身影后,就集体消失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里。
5.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总面积15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麋鹿及其生境。保护区地处长江天鹅洲故道边,属典型的近代河流相冲积,洪积的堆积形成的洲滩平源,地势低平,海拔在35米左右。区内土壤肥活,水质良好,牧草丰盛,分布有广阔的芦苇沼泽湿地,目前是麋鹿的世外桃园。
6.保护区是为实现麋鹿回归自然,199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自然保护区,1993年和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麋鹿苑引进麋鹿64头,由于环境适宜,因此仅在3-4年的时间内,麋鹿种群发展到134头,且麋鹿的野性恢复良好,实现了自然放养的目标。1998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麋鹿在保护区内全部实现自然放养,恢复了野生习性,种群数量也由最初的64头发展到了800余头,成为全球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
8.麋鹿是中国特有的鹿科动物,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但人类的活动导致麋鹿最终走向衰亡。然而也正是由于人类的保护,使之能够跨过绝灭的边缘生存到今天。这对其他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9.麋鹿的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脸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麋鹿集四种不相称的特征与一身,故被称为“四不像”。麋鹿是典型的湿地动物,它们的某些特征因适应湿地环境而与其他鹿类不同。麋鹿野外种群绝灭后,仅存园囿种群,其最后的种群保存于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1894年永定河支流泛滥成灾,冲决猎苍围墙,麋鹿逃出被灾民所杀充饥;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战乱中猎苑被毁,麋鹿从中国彻底消失。
10.中国的麋鹿一直不为西方人所知,直到186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父发现,从而在西方世界兴起了麋鹿热,一些欧洲国家的使团设法从各种渠道得到活的麋鹿运到国外养在动物园中,麋鹿开始了海外流亡生活。
11.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麋鹿回归家乡。
1985年提供22只,放养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并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只,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养。1987年又提供18只。
回归后的麋鹿繁殖相当快,1994年中国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成立第三个麋鹿保护区,从大圭迁来64只。目前在中国的麋鹿总数已经繁殖达1320头,仍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世界也没有超过2000头。
“荆有云梦,麋鹿满之”,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墨子》中描述的麋鹿繁盛的一幕一定会重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