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诱惑难抵贪官诱惑
□ 掀髯一笑(武汉 公务员)
近日,薄熙来在谈到建设“健康重庆”时,提出了干部政治健康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做清官是大智慧,领导干部一定要算好“人生大账”。(1月28日《重庆日报》)
诱惑人们做清官,现在已不是个新鲜事物。除了名望、地位等之外,常常听到关于做贪官不合算之类的成本分析。一是指自由成本。正所谓:世界上最可贵的是自由,贪那么多钱财有什么意义呢?失去自由就什么都没有了。再一个更打动人的是经济成本。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干部在工资福利待遇稳定性不断巩固的基础上,又有了增长性的预期,这更使犯事落马者显得不智。
以诸如此类的视角算“人生大账”,确乎算是循循善诱了。相信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让一些官员认同,甚至于在某些时段也能让那些“在官路上”的人们践行。不过,从总体趋势来看,做清官的诱惑未必奏效。
正是在官员们合法的经济收入不断上涨的近些年,腐败的大案要案不仅未能减少,反而呈现跳涨的势头,这大概是我们从各类相关资讯所能得出的共识。
例如说到河南省交通厅长们前腐后继案例时,人们常常要拿他们当初励志的血书、“让廉政在高速公路上延伸”之类的名言来说事,我看除了个别认定自己运气更好不会出事的人之外,也许当初他们的承诺还不乏真诚,不乏算好“人生大账”的念想。要怪,只能怪做贪官的诱惑力太大,最后终于做稳了贪官,实在是其势有不能不至者。
看来,要说诱惑,清官的诱惑力与贪官的诱惑力PK起来,远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正如总统是靠不住的一样,血书也是靠不住的,反腐名句的炼字造句游戏是靠不住的。一句话,在任何一个赋予支配各种资源权力的位置上,组织派出的既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党员干部,又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有着七大姑八大姨裙带关系和复杂社会关系、面临着种种世俗诱惑难以靠一己之力“抗氧化”的肉身人体。辖制并非金刚之身的官场俗人,靠得住的惟有严密的反腐制度。
0131长江日报长江评论: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1-01/31/content_4753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