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终 总 结(2010)
不论说什么,2010年还是过去了,公司这颗成长起来的大树,在各项目部的努力下又刻画下了一个完整的年轮。站在这一年的尾巴上,我所能做的只是回头再看一眼,看看这一年——不是得失,而是自己的感受。
在这一年里,在项目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争取,也一直在坚持,即便有时候我们放弃掉了一些东西。在我自己看来,这一年心态上确实已有了几番变化。从在扬巴改扩建繁重的工作任务中艰苦拼搏,到7月份进入烯烃检修紧张的工作,而后在10月份带着检修的尾巴和漏洞百出的初步设计资料开始烯烃新增EO精致单元的建设。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品尝过了辛苦,感受过了辛酸,但更多的却是充实,这种充实让我想起为了高考拼搏的那段时间——那是一个吸收知识养分的成长阶段。
对于我公司所承担的扬巴BCC改扩建34044区域管道安装项目,一开始便引起了我的兴趣。对于当时的我们,仅仅只经历过国内的施工和管理模式,迫切想要吸收新的知识与经验,而像扬巴这样类似于国外施工与管理的项目正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对于扬巴的施工要求极验收标准,确实让我们在扬巴项目开始的一段时间像个初学者,以至于每次听到与国内施工不一样的标准和要求时,往往令我感到阵阵无奈。直到工作逐渐开展、深入,在适应了一些“另类”的要求后,才慢慢发现,施工管理上的差异,其实是大同小异。
扬巴模式所要求不只是按部就班,而是把每一步做到精、细、全。比如在焊接方面,从焊接前的检查,到焊接过程的监督,焊接完的检测均需形成准确、详实且正式的记录,哪怕只是焊缝外观的检查也已经细化责任到个人。在这方面扬巴相当重视,甚至为此采用了一整套价值不菲的信息管理系统(NEWS)及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这样的措施在目前国内大多数项目是根本不可能有的。
对于管道安装过程中的各个施工步骤同样如此,这一点给我印象最深。我记得在管道安装的尾项进行销项时,发现很多质检员(均为老外)都写了同一条尾项:闸阀安装方向不正确?刚开始我们都不明白,闸阀怎么会有安装方向呢?后来我们到现场把阀门挨个看了一遍,原来其中确实存在少量进口闸阀标注了流向!更有意思的是,后来我将这个问题反馈到设计院,竟然也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原来Fluor设计院驻扬巴现场有国内和国外设计。(中国的设计告诉我不会影响使用,而Fluor国外设计却强调一定要按照流向进行安装。)类似的事,并不止一次。仅对在小管线上所使用的U型螺栓,设计对安装型式就下过3次正式的修改单;为了保证一个过滤网的安装尺寸,坚持要对四十米高的整条DN500管线进行修改……这些事情,让我惊讶的同时,也深切的感受到了扬巴项目管理者的严谨态度。这样的一个项目完成后,毫无疑问是保质保量,可以让人放心的。
扬巴BCC改扩建,使我接触到不少新的东西,让我明白工程质量合格和合理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不论是管道的设计意图,还是管道的安装方式,都应该要是有理、有据。当我们站在业主的角度看待问题时,设计和安装过程中的变化最终都应该是为使用以及生产进行服务。只要使用和生产得到改善,那么在施工过程中的做出的修改都是有意义的,反之则是一种浪费。安装的目的不仅仅限于利润,把握好质量这一关,才是实现共赢的基础——以质量求生存。
7月份进入扬子烯烃EO/EG改造项目。最初遇到同时也是最大的问题,是设计资料的不齐全。从7月初进入烯烃项目部到8月中旬,期间管道专业仅收到了1张地下管道安装平面图。8月中旬过后,设计备料料表才开始陆续到达,然而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前期材料计划均按初期设计提供的备料综合料表所报,因此在正式图纸到达后,不但需要重新报计划,而且短时间内无法补充更新材料计划。为保证材料计划正常报出,我们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对图纸管道、支架材料重新进行了输入、计算、核对和汇总,终于将材料计划在项目部要求的时间内报出。
9月份是检修工作最为紧张的时候。工作量主要集中在临时管廊和旧420系统管道的拆除,其中最大的难点便是420系统管道的拆除及回收工作。我们通过与业主、监理、项目部等进行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管道保护性拆除、回装及无损检测相关的四项基本原则,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但因现场场地有限、费用等原因,管道拆除后缺乏适合的场地进行堆放,同时也缺少适用的维护管理办法,以致后期回装时出现阀门等管件丢失现象,这给回装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随着安装工作的逐步开展,设计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在图纸经过自审完毕且已通过函件进行了修改的前提下,我们在安装过程中仍发现,大多数设计所要求的管道安装位置与现场的旧有管道、钢结构等发生冲突。仅仅在现场施工大干的一个月期间内就发出六十多份正式函件进行管道变更,相当于每天新增两次设计变更。而在现场作出的细微调整更是数不胜数。几乎每条管线都发生过一次甚至多次变更,其中新增板式换热器、冷冻机厂房、界外蒸汽管道的工艺配管更是全部进行了修改。当时,针对这种问题,为保证现场施工进度,我们一方面向项目部建议要求设计院进驻现场以便直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尽可能快的将现场问题转发设计确认,通过笔记、拍照、与监理现场察看等方式,及时做好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签证内容等工作记录,为后期签证工作留下完备的依据。
目前,扬子烯烃EO/EG改造已步入尾声,签证等后续工作也基本完成,但各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进行思考和总结:
1、在施工初期,除施工方案的编制外,在设计图纸资料到达后的第一时间应当是图纸的审核,管道、支架材料的统计与汇总,焊接数据库及无损检测总委托的编制;此外应尽可能提前做到:对设计资料进行备份留存;对仪表等特殊管件材料进行核对、安装方法进行确认,以便明确管道与电仪专业各自施工内容;编制管道试压包,并在施工过程中以此作为中心;根据设计图纸对设备、管道位置进行现场勘察,必要时提前进行调整,等。
2、在施工过程中,应在保证焊接、无损检测数据更新及时、准确的前提下,尽量予以简化,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现场;对材料进行整理,核查材料的到货及防腐情况,及时对相关部门进行督促,确保不影响到现场的施工;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联系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应及时联系设计予以确认;在设计变更下发后,应在第一时间下发至班组并与各专业一起进行现场的确认、交底;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签证内容,在无法及时进行签证的情况下,应采用拍照、联络单等方式对所增加的工作内容进行确认;尽可能与设计、监理或项目部相关成员对现场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对不足之处予以修改;与设备、结构、电仪等专业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与材料、经营部门人员保持沟通,对施工中存在的材料、经营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等。
3、在施工后期应主要对完成安装的设备、管道质量进行检查;对施工工作未完成内容进行督促,已完成内容进行确认;对无损检测情况特别是无损检测合格率、完成情况等进行确认,做到不留死角和漏洞;与监理和业主一起对如管道脱脂等内部清洁度、试压等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确认并及时完成资料的签字和备份;复查因设计变更等原因造成的材料变更是否已报出材料计划;与电仪专业就材料及安装情况进行核对交接,确保仪表阀门、管件的安装;整理在施工过程中保存的未及时进行签证的内容,编制工程签证单完成合同外工程量的签证工作;对施工过程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为最终的交工做准备,等。
年底,遵从公司的安排,我们将去国外继续进行技术工作。虽然,目前那里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但我们不会放弃公司提供的这次宝贵锻炼机会,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很快适应,并且得到更多的历练和更进一步的成长。
2010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