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不仅要建足更要分好


保障房不仅要建足更要分好


 

 

刘纯银 王岳斌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信息,2011年我国计划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这一数额大大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500万-600万套的水平,较今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翻了一番。(12月15日《文汇报》)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抓好保障房建设事关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自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后,如何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就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我国先后制定了廉租房、经适房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基本的住房需求。如2004年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就联合要求:经适房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即中套在80左右,小套面60左右)。2008年,住建部还提出,2009年至2011年3年间,将投资90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共增加200多万套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经适房,另外还有220万户棚改。2009年,国家在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减少15.1%的情况下,确保了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3754.37公顷,同比增加36.3%。

    按理,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然而,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受利益的驱动却明知故犯,以致我国商品房占据整个城镇住房体系90%份额,保障房投资占住宅投资的比重却一路下滑,份额仅为5%左右。如媒体报道:兰州市2010年廉租房建设任务4316套,截至9月初开工的只有254套,开工率不足10%。河南安阳市直到8月初,保障房项目是“零”开工。同时,保障房还成了一些人牟取私利的“唐僧肉”。如在全国最大的经适房项目――北京回龙观文化住宅区云趣园一角,媒体记者见到这里停着跑车、奥迪A6等各式的中高档车,180多平方米以上的经济适用房并不少见;武汉中心城区一处申购比达40:1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出现“6连号”现象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镇的新城大厦,其中322套经济适用房交房才8个月,竟有一半左右已被出租;湖北老河口经适房摇号曝出“14连号”;安庆市集贤北苑小区经济适用房面积最小的有90.78平方米,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有数十套,而面积最大的则达到了205.69平方米……难怪众多网友质疑: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住房还能叫经适房吗?更何况对于经适房的销售对象,国家也有十分明确要求,就是穷人而非富人,是那些买不起商品房或无力自行解决住房问题的城市低收入人群。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国家三令五申要求经适房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合理分配保障房的声音下,还是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或通过保障房牟取私利的现象,以致一方面房子成了中低收入家庭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梦想,另一方面由于房价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住房成了富人投资的对象。

    保障房建设不仅关系中低收入家庭幸福,而且事关社会和谐。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不仅要多建、建好保障房,更为重要的是公正、公平合理地分配好保障房,要让其回归经济、适用、保障的本质。这需要是各级政府真正把保障房建设作为施政的一项义务,在规划、论证、设计尤其是招标时,不要过于突出土地收益的最大化,要站在中低收入家庭的立场去考虑,而不能为了政绩去糊弄公众。同时,要通过公开、透明的操作流程,并严格审核,确保保障房分配公正、公平,真正让保障房成为中低收入者“温暖的家”。否则,名为惠民工程的保障性住房就难以得民心,甚至可能遭遇百姓责骂。同时,国家想通过大规模建保障住房来刺激居民消费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愿望也将成为泡影,更谈不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新闻链接:http://whb.news365.com.cn/cjxw/201012/t20101215_2906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