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长寿
喻建国
目前世界最长寿老年男性是美国蒙大拿州大瀑布城的奥尔特·布罗怡宁,他在他的114岁生日庆典上说:“人们应该摒弃仇恨,互敬互爱,共建美好世界。”在谈及长寿经验时,他说:“凡事适度,经常保持有事干的状态。”他现在每天还会沿着坡道步行到二楼的房间,早年他在铁路公司工作了50年。
这位老人的长寿经验,从我所研究的理论来说,就是求谐的实践、善动的实践和利他的实践。求谐是成熟心态的一种,是生活中的一种实践,个体在生活中凡事平和、渐趋、圆润,就进入了求谐的状态。“凡事适度”,平和的定量表达就是适度,过度了就不平和了,过欠了也不平和了,不过度也不过欠,就进入了平和的定量范围。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急不躁,悠悠地来;在操持中,稳稳当当,妥妥帖帖;战略上绝对是渐渐地趋近目标,战术上自然是可快时决不拖延,速战速决,这就是渐趋的写照。事必涉人,注意圆润,无刺无棱,光滑滴溜,一碰就滚,一挡就停,瘪不了,破不了,老是那个样,抚之可爱,触之舒服,遇到细密处,还能一钻就进,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将对象悉数化解,圆润的威力何其伟硕。
善动也是成熟心态的一种,同样是生活中一种实践,个体在生活中按照善动的核心理念运作,动静交替激抑,运转内涵多样、保持动态平衡,迎来心平欢悦。在善动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拥有动态和静态的幸福,也就获得在生理上人体的各种系统运转自如,精神上人体感受欢畅愉悦。“经常保持有事干的状态” 是奥尔特·布罗怡宁对善动的生动诠释。有事干,可以是动态的事,也可以是静态的事,让这种动态和那种动态交替出现,让这种静态和那种静态互为交错,让这种动态和那种静态交相换位,让这种静态和那种动态此落彼起。让这种花样和那种花样交替出现,让这种内容和那种内容互为交错,让这种行为和那种行为交相换位,让这种科目的学习、研究和作为与那种科目的学习、研究和作为此落彼起。个体的整个状态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个体的内心充满着心平与欢悦。
利他也是成熟心态的一种,也同样是生活中一种实践,个体凡事心中总装着别人,为别人着想,同时在自己的心中获得一种满足和幸福。利他的操持者绝不会怀有什么仇恨,仇恨和利他的操持者是绝缘的。当所有的人都能操持利他的时候,大同就会不期而至。善良的人得到的最大的回报就是长寿,以前多数人对这一点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不久以前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和密西根大学公布了一项科学调查的研究报告。专家们对加州阿拉米达县70000名居民跟踪调查的结果,又结合密西根大学调查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的跟踪调查的结果,三所大学联合提出了结论:善恶能够影响人的寿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因时间未到。“人们应该摒弃仇恨,互敬互爱,共建美好世界。”不也就是奥尔特·布罗怡宁对利他的深刻感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