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树先生对话录
网友:道教和佛教对世界的认识相同吗,请教先生
草树先生:应该说 老子和佛祖对生命宇宙的认识是相同的
但作为哲学和宗教 各自教化方式不同
网友:不同的是使用的语言,描述的角度 作为修行,结果相同吗
草树先生:宗教教化具有技巧性 乃至善意的谎言 更能被当时缺乏自然科学知识的民众接受
网友:不同的是使用的语言,描述的角度 作为修行,结果相同吗
草树先生:宗教教化具有技巧性 乃至善意的谎言 更能被当时缺乏自然科学知识的民众接受
但对于当今社会来说 由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 哲学的方式更容易被民众接受
作为修行 只要适合自己 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但由于老子当时年代的文字发展局限 道德经原文比较难被大众透彻理解 因此需要更多的当代学者去努力
网友:有一种说法,道家相当于小乘,对待烦恼,主要是消极的躲避,而大乘则是积极的转为道用,动态终极的解决人生问题
圣人不积己愈有,描述的是不是修行积累福德的一面。从这个角度讲,也是大乘菩萨道
道德经中描述的智慧,会不会达到佛教中的一切种智境界,知世间一切
草树先生:这是关于度己度人问题吧
作为修行 只要适合自己 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但由于老子当时年代的文字发展局限 道德经原文比较难被大众透彻理解 因此需要更多的当代学者去努力
网友:有一种说法,道家相当于小乘,对待烦恼,主要是消极的躲避,而大乘则是积极的转为道用,动态终极的解决人生问题
圣人不积己愈有,描述的是不是修行积累福德的一面。从这个角度讲,也是大乘菩萨道
道德经中描述的智慧,会不会达到佛教中的一切种智境界,知世间一切
草树先生:这是关于度己度人问题吧
鄙人以为 弘扬佛道均要如水润泽万物 顺其自然 讲求缘分
螳臂当车不可行 不如自己做出榜样让世人羡慕 自发效仿
佛道均注重实证 自己证实了 或别人证实了能让世人看见 那才值得相信
网友:黄帝内经-天之道,不以数推,而以象谓。通过观象,能一切尽知吗
草树先生:恐怕需要理、象、数结合 科学与哲学结合吧
网友:科学发展似乎在形而上方面与道家接近,在技术层面,与我们的中医、风水、治国,相差甚远
草树先生:执着于象数 标准化 单一化 而忽视自然的多样性 联动性 是物理科学的局限性 尽管它正在克服这种局限性
执着于象数 象数不为我所用 我为象数而存在 那就自己作不得自己主了 谈何自在自得 幸福生活
网友:是思维方法的差异,一个解析,演绎、微观,一个归纳,取类比相,宏观。
在相对层面,都非常道。都会物壮则老,都会生长化收藏。
草树先生:是的 科学就好比从一片叶子开始去认识世界 从微观到宏观 而佛道哲学则倾向于从整体到局部去认识世界
科学善于控制 创造小环境 而道学善于顺应大环境 改造小环境
螳臂当车不可行 不如自己做出榜样让世人羡慕 自发效仿
佛道均注重实证 自己证实了 或别人证实了能让世人看见 那才值得相信
网友:黄帝内经-天之道,不以数推,而以象谓。通过观象,能一切尽知吗
草树先生:恐怕需要理、象、数结合 科学与哲学结合吧
网友:科学发展似乎在形而上方面与道家接近,在技术层面,与我们的中医、风水、治国,相差甚远
草树先生:执着于象数 标准化 单一化 而忽视自然的多样性 联动性 是物理科学的局限性 尽管它正在克服这种局限性
执着于象数 象数不为我所用 我为象数而存在 那就自己作不得自己主了 谈何自在自得 幸福生活
网友:是思维方法的差异,一个解析,演绎、微观,一个归纳,取类比相,宏观。
在相对层面,都非常道。都会物壮则老,都会生长化收藏。
草树先生:是的 科学就好比从一片叶子开始去认识世界 从微观到宏观 而佛道哲学则倾向于从整体到局部去认识世界
科学善于控制 创造小环境 而道学善于顺应大环境 改造小环境
所以 应该说 各有所长 两者结合 取长补短最好了
网友:道属无形,执于道,道也成非道。假亦真来真亦假。目前人类的困境,中学应举,西学应抑
草树先生:社会自有其发展规律 显然 他们正在磨合
网友:关键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东西异化了,是道德的问题
西方发展的东西很多是器层面的,是小学
春夏秋冬 生老病死 社会发展亦然
缺乏的正是东方的大学,人生的基本态度
草树先生:是的 是的 但佛说 要缘分 老子说 要无为 都是要自然而为
网友: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呢。无为岂有形状,当无所住而生其心
草树先生:我们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做出榜样 让世人觉得值得学习 效仿了 弘道也就自然而然了
“当无所住而生其心” 执着善恶是非美丑了 就违背此意而不能明心见性了
网友:一个内心充满执着的人,如果执着无为,必然是无所事事
无为是圣人去掉私心后的境界,必然是无私的人
草树先生:无为就是不执著 要尊重客观规律 自然规律
网友:神用无方
草树先生:法无定法
网友: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者,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岂可以数推
无为才可无不为
草树先生:数相对应于度 欲无度 数无穷 不得自在
网友:度尽众生,方为自在
草树先生:不执著
网友:到了度尽众生,才能真正不执著 不经真火,岂能成金 道是行出来的。。。。
草树先生: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说 能让人发财致富 一个开豪车住大宅声名鹊起的人也说 能教人发财致富 民众会信谁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 佛家主张实证 佛家也是具有科学精神的
我要休息了 下次再聊
网友:道属无形,执于道,道也成非道。假亦真来真亦假。目前人类的困境,中学应举,西学应抑
草树先生:社会自有其发展规律 显然 他们正在磨合
网友:关键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东西异化了,是道德的问题
西方发展的东西很多是器层面的,是小学
春夏秋冬 生老病死 社会发展亦然
缺乏的正是东方的大学,人生的基本态度
草树先生:是的 是的 但佛说 要缘分 老子说 要无为 都是要自然而为
网友: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呢。无为岂有形状,当无所住而生其心
草树先生:我们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做出榜样 让世人觉得值得学习 效仿了 弘道也就自然而然了
“当无所住而生其心” 执着善恶是非美丑了 就违背此意而不能明心见性了
网友:一个内心充满执着的人,如果执着无为,必然是无所事事
无为是圣人去掉私心后的境界,必然是无私的人
草树先生:无为就是不执著 要尊重客观规律 自然规律
网友:神用无方
草树先生:法无定法
网友: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者,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岂可以数推
无为才可无不为
草树先生:数相对应于度 欲无度 数无穷 不得自在
网友:度尽众生,方为自在
草树先生:不执著
网友:到了度尽众生,才能真正不执著 不经真火,岂能成金 道是行出来的。。。。
草树先生: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说 能让人发财致富 一个开豪车住大宅声名鹊起的人也说 能教人发财致富 民众会信谁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 佛家主张实证 佛家也是具有科学精神的
我要休息了 下次再聊
【欢迎转载广结善缘草树先生 QQ交流76773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