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中国土地出让收入逾7万亿说明什么?
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1月7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说,“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300多万亩,土地出让收入7万多亿元。“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0.4%,城市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有增无减,利益分配不合理,社会矛盾突出,土地出让制度亟待进一步改革完善。”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指出。
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土地市场在全国主要城市的逐步建立。1992至2003年,全国累计收到1万多亿元的土地出让金。自2004年以来中国土地出让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努力推行土地“招、拍、挂”。由于“招、拍、挂”的核心是“价高者得”,全国土地收入猛增。
这说明什么?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程度,说明楼市调控的利益指向短期扭转非常难。在中国,谁控制资源,谁在垄断行业,其利益差距特别大。
徐绍史指出,明年要深化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及时出台新修订的划拨用地目录,逐步扩大有偿用地范围。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认真总结、规范和完善“限房价竞地价”、“双向竞价”、“综合评标”等多种房地产用地出让模式,推动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租赁制,推动土地供应由“价高者得”的单一目标向完善市场、保障民生等多目标管理转变。政策效应拭目以待。
过去5年中国土地出让收入逾7万亿说明什么?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