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学习、创造、体验幸福


感悟、学习、创造、体验幸福
---在汕头市部门领导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徐景安
2011年1月4日
 地点:汕头迎宾馆6号楼1楼会议室
主持:汕头市委常委秘书长谢泽生
今天应李锋书记之邀,与各位领导座谈建设“幸福汕头”。李锋书记于2010年7月26日在汕头市委九届九次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建设幸福汕头”,此后围绕建设“幸福汕头”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我归纳为“11154”:一个“出发点”,将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根指挥棒”,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一套评价体系,摸索建立健全一套“幸福汕头”的指标评价体系。五个满意,让生活在汕头的人民对生存状态感到满意,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感到满意,对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感到满意,对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感到满意,对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感到满意。四个倾斜,在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中,坚持投入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落后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中国新转折和新改革的起点
我认为李锋书记的理念已经非常到位,问题是这些理念怎么落实?这需要感悟,“幸福汕头”的提出意味着什么?
我理解,这是中国新转折和新改革的起点。30年是一个历史阶段。革命搞了30年,斗争搞了30年,发展搞了30年,后30年是不是按照原来的路子走下去?或者还能不能按原来的老路走下去呢?中国改革开放30年,GDP年均增长9.8%,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3.3%的水平,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经济发展越快、民生问题越严重、老百姓越不满、群体事件越多。从1995年的6000起到2009年的23万起,平均2分多钟一起。如果有一天,某一个偶然事件,引起全国呼应,中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就到来。那就要摊牌了。是派军队镇压,还是妥协,就会发生分歧。如果镇压,军队能不能听你的,也不一定啊。我当年在深圳当体改委主任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推门进来。现在市委大院三道门,便衣、警察、武警站岗。难道我们还不反思啊?为什么老百姓如此不满?官民矛盾如此尖锐?对政府官员如此仇恨呢?现在一有事,只要说你是政府官员,群起而攻之。改革是为什么?开放是为什么?发展是为什么?共产党的宗旨是为老百姓谋幸福,“东方红”里有一句词:“呼而嘿哟,他为人民谋幸福”。毛泽东要为老百姓谋幸福。邓小平讲要共同富裕也是为老百姓谋幸福,但是为什么老百姓不满意、不幸福呢?就凭这一点,是否需要来个新转折、新改革?
对于汕头来说,也面临选择。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汕头是落后了。现在汕头怎么办?如果按照老路子去追赶深圳,那汕头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深圳毗邻香港,这个优势,你们没有。城市发展有五个阶段,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宜居化——幸福化。汕头就要来个跨越式发展,以幸福化为目标,再来补工业化、城市化的课,同时不要丢了宜居化,这是汕头的优势。汕头也许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上不如深圳,但在幸福化程度上可以高于深圳。
幸福汕头的提出,需要我们的理念、方法、制度、政策、路径都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就像毛主席进城前说,我们要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搞GDP、招商引资、产业现划、项目建设,我们很习惯了。搞幸福,尤其要要把幸福作为目标、纲领统帅全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重新学习。
究竟以什么为纲,这很重要。过去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小平同志是怎么启动转折与改革的?他说,什么是社会主义讲不清楚,反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反对不了吧。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要把经济搞上去。这就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纲。从而提出三个有利于,引进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从政治第一转向了发展第一。不是要突出政治吗,他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当现中国最大的政治。这就是政治智慧。
今天需要再来一个转折,道理很简单,发展是手段,老百姓幸福是目的。现在发展起来了,老百姓不幸福,这就要转折。
幸福、发展与民生的关系
可是,汕头情况不同啊,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大家都说到一个问题,要老百姓幸福,得先发展啊,不发展,怎么解决民生?汕头发展水平低于全省,财政不到深圳的零头,不发展怎么行?建设幸福汕头,肯定是要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解决为谁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的结果未必落实到民生上。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就提了,扩大内需、关注民生,结果是“十一五”年均增长10%以上,超过7.5%的目标,但民生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这就是为谁发展没有解决。
发展第一,把饼做大再说,勿视了分配问题。一次分配中工资总额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15.7%,降为2007年的11.3%。二次分配中,行政开支占财政支出比重,2000年我国是25.4%,美国是9.9%,世界最高。我们政府拿走了一大块。然后就搞发展啊,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经济建设又拿走一大块。剩下呢?再来搞民生,钱不多了,就办几件实事。2007年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1%强,为世界最低。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我国2%至3%,不到4%,世界平均水平5.2%,也是世界最低。三次分配中,2009年慈善捐赠占GDP比重,中国、美国、英国、巴西、印度五个国家中,美国的比例为2.2,我国仅为0.01%,又是最低。民生问题必然越来越严重。
政府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得利者,今年1-6月份,经济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30%。还有出让土地收入、国有企业收入、行政罚款收入,用之于民也行啊,但分配是不透明的,在权力没有监督、约束的情况下,分配自然向自身倾斜。然后发展中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发展的最大得利者又是政府,民众怎么不怨呢?汕头如果不解决发展为谁的问题,发展也只是解决政府先富起来,而不是民生问题。陕北的吴起县,刚刚摆脱了贫困帽子,比你们还不如,县委书记讲,我那个地方修一公里地,要5000万。如果全县实施义务教育,也是5000万,我是先修一公里地还是先义务教育?他用5000万解决了全县义务教育。这需要聘教师、盖学校、买用具,这也就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内需,拉动了GDP,更重要的是直接解决了民生,使民众受惠。现在你们提出,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70%,修路也是民生,修1公里就是5000万,修10、100公里就是5亿、50亿。当然,路修好了,有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那到什么时候惠及全体民众啊。这有一选择的问题,今天中国的高速公里数世界第一、高铁也是世界第一,可直接民生的投入比重世界几乎倒数第一,你是再加大修路投入,还是解决医疗、教育的民生问题呢?那毫无疑问先解决民生。而目前情况下,大多数政府会选择先修路。为什么?用5000万来搞教育,多麻烦、多啰索,用5亿、50亿来修路,多爽、多痛快,多少人围着我转啊!再退一步,如果不以“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也可能去盖大楼、加工资,并不能真正恵及民生。
我们的各级政府爱发展,不爱民生。我们讲了那么多年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到头来还是发展第一。建设幸福汕头,就是以幸福来带动民生,以民生促进发展。幸福江阴的经验,就是用民生倒逼经济结构优化、倒逼政府职能转变、倒逼加快民主进程。
李锋书记提出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落后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这也是倒逼。财政这这么一块,怎么办?2011年,每个部门要报预算,先把原先存量的那部分作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不合理的行政开支,尤其是职务消费,用于必须增长的经费。今年增量部分,行政开支比例减少,向民生倾斜。不把行政开支压下来,拿什么向民生倾斜?
怎么制定幸福汕头评价体系
看了你们的“十二五”规划,把幸福汕头的话是加上了,但还是两张皮,这不能怪起草的同志,按幸福汕头的目标制定规划是新课题。“十一五”期间人均GDP增长10.5%,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3%和6.1%,大大低于GDP增长。“十二五”规划,人均GDP增长18.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还是低于经济增长,这怎么能体现改善民生是指挥棒,民众幸福是出发点呢?更主要的是,通篇规划看不到人,不是从人出发,而是从物、GDP、经济出发。这是从中央到地方制定规划的规范定式。所以这个规划不用改了,也来不及改了,就这样了。
我建议制定“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十二五’规划”。建国以来,一共制定了十一个五年计划与规划,全是生产性的,过去是工农业总产值,后来是国内生产总值,从来没有制定民生规划。我们这样做也算是创举。先描述汕头510万城乡居民与100来万劳务工的就业、收入、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生存状态,尤其要统计属于贫困、温饱、小康、富裕的各多少人。“十一五”期间他们得到了哪些改善,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再确定“十二五”期内,他们的生存状态将发生什么变化、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再确定通过什么路径、措施、方针、制度实现。这就包括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城乡统筹以及财政政策、制度改革等。用这个规划起到“倒逼”的作用。
如何建立幸福汕头的评价体系呢?
一是可以量化考察统计的幸福指数,比如就业、收入、医疗、教育、出行、住房等民生问题,其次是安全问题,比如食品安全、治安安全、环境安全等问题。第三类是社会组织化程度。发育社会组织,让老百姓表达意见、反映诉求,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尤其可以利用政府网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香港的治理经验值得借鉴,他们把不满政府的压力集团请来作为咨询委员会委员,比如拆迁你来示威,我就组织一个拆迁咨询委员会,请你参加,听你意见。民意不畅,是我们治理结构的严重缺陷。同时,社会组织也可向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社会组织登记制度要改革,深圳已有所突破。汕头在海内外有许多富人,通过社会组织和基金会吸引慈善资金,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汕头不缺钱。第四是全社会普遍勿视的问题,就是中国的自杀率与精神障碍率非常高。这是衡量精神健康的两项指标。你们这儿可能不太严重,但也要统计,可以与其它城市作比较。通过专家讨论,提出一个指标体系,在网上公布,让老百姓投票,你认为幸福指标应有哪些,汇总以后再由专家研究报政府确定。
李锋书记提出的五个满意中,生存状态、生活环境是可以量化的,但社会氛围、干部作风、人权保障等很难考量,就采取满意度调查的方法。一个是客观的评价指标,一个是民众满意度调查,可以加权,各占50%,就是汕头的幸福指数。这可用来考核政绩。河南省平顶山有两个镇委书记就是因为民众幸福度不高而过不了关。这就有助于克服政府两大弊端,一是见物不见人,重经济而轻民生,二是眼睛朝上不朝下,对上负责,不对老百姓负责。政府行为可以得到改善。
创建幸福社区、幸福企业
幸福汕头不仅是改善政府行为,还要改善社会行为。如果搞发展第一,那就是发改局的事,你们大多数部门都是敲边鼓。搞幸福汕头,思路就打开了,幸福来自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出力,不仅我们出力,还要动员社会出力、民众出力。我们要推动创建幸福社区、幸福企业、幸福学校。
我在深圳西丽搞了幸福社区的试点。第一步搞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调查,你哪里满意哪里不满意。谁来落实啊?成立了一个幸福驿站,把社区居民里面的热心公益的有能力的人组织起来,分成各个组,解决居民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一个不满意,噪音太大,是狗咬。怎么办呢?由幸福驿站与管理处、业主委员会联系,发个通知,如果狗咬被投诉三次以上,业主就要对这个狗进行处理。幸福驿站的联络组解决社区环境问题。文艺宣传组就组织各种活动,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同时,发动居民进行互助。小区居民中有各种专业人士,比如律师、教师、医生,有各种专长,他们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向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帮助。小区居民也有各种困难,比如老人、小孩需要临时性的照看等。幸福驿站向各家各户发一张表,愿意提供帮助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都可填写。然后,由幸福驿站向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帮助。对提供帮助者的志愿者进行登记,记录服务的时间、成效。他们若有需求,可优先获得帮助。年终公布志愿者名单,对服务时间长与服务优秀者进行表彰。这样,就可以利用小区居民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提高幸福感,称之为互助银行。目前居委会、派出所、管理处都不能真正进入社区、家庭、业主提供服务,幸福驿站填补了这一空白。
我还做了幸福企业的试点。我怎么说服老板搞幸福企业呢?我向老板说:什么才是成功的企业家,什么才是成功的企业呢?有两个标准,第一个就是资产规模利润。第二员工是快乐的愉悦的幸福的,这才是真正的成。你光会赚钱,员工不幸福,你还是不成功。富士康在大陆有八十万员工,世界500强,应该说很成功了吧?但是连续员工跳楼,郭台铭到处反省、检讨,你看,他的幸福感大大下降。当老板的挣钱可以多和少,你如果赚钱又使员工快乐、幸福,这就是成功。你为什么挣这么多钱?我要吃好穿好住好,这已够了啊,为什么还要挣钱?要发展搞大。为什么要发展搞大?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已经不是物质利益了,而是认同感、成就感,最终是幸福感。你照顾了员工利益,既给员工带来幸福,也有利于企业发展。所谓的百年老店都不是单方面追求股东利益的,而是兼顾员工的利益。一个真正幸福的企业应该三个满意:股东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我认为员工满意是第一位的。员工满意了好好工作顾客就满意,顾客满意了有效益,股东就会满意啊。现在企业文化首先是股东满意,第二呢,顾客满意,做不做到是另一回事。员工满意,还没成为理念。核心团队、技术骨干,给他高薪和期权,普通员工、一线员工劳动力市场有的是,你走就走没关系啊,怎么要他们满意呢?这就是问题。要不要普通员工、一线员工满意,我认为是关键。你的决策再正确、技术再高明,最后要体现为一线员工的生产经营服务。怎么让员工满意呢?我搞了员工幸福指数调查,问员工哪里满意哪里不满意?搞顾客满意度调查的有,搞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没有。尊重员工的感受很重要。第二步根据员工的意见整改,从最不满意、最容易改的改起。大家会说,员工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工资太低啊,怎么解决?最容易改的,我们先改了,工资问题逐步向一线员工倾斜。第三,员工的满意度成为考核管理层的一个指标。过去就是完成业绩,对上负责。现在既要完成公司业绩、眼睛朝上,也要对员工负责、让员工满意,这就改变了企业行为。
重视情感关怀
民众的幸福感,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情感。现在很多人有困惑,,穷人富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有困惑,但没地方倾诉。汽车都有维修点,中国13亿人的情感,谁来维护?2009年4月28号我创办了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提供免费电话0755—88851085,意思是帮帮帮我,一定帮我。接听了六千多个电话,避免了二十起自杀、杀人事件。电话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还有香港、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的。人有时遇到一个坎,过不去就会出事。只要他能够打电话来,就有办法。
有一个保安,他的一岁孩子,从河南到深圳治病,路上死了,孩子不得不抛弃在路边,老婆受了很大的刺激,她就是富士康的一个员工,要跳楼自杀。他的一个侄子,是阴阳人,男女不分,要动手术,打电话求助没有人理,他就觉得这个社会太冷漠,要报复社会。他在皇岗口岸工作,准备杀两个外国人。动手前给我们打电话,说我也不是想让你们解决问题,就想找人倾诉一下。一听到这个电话,就请他过来,我亲自与他谈。我说,你的孩子一岁死了很难受,侄子要动手术没钱也很痛苦,你是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但是,杀外国人是不是你的正确选择呢?能减少你们家庭痛苦么?不会。不仅不会减少,会造成你家庭的永远的不幸,你的哥哥嫂子会永远痛苦,你父亲母亲永远痛苦,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可以帮助你,但帮助你不是条件,你不帮助我,我就杀人这是不对的。他一听,觉得有道理。我们开一个企业家联谊会,我就把他带去讲了一下,一个企业掏了十万块钱。让他侄子来深圳检查。这孩子还小,要四、五岁生殖器发育以后才能动手术。花了几千块,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没有这个电话,他可能动手,酿成国际性事件。
我再讲个例子。有个25岁的女孩子要跳楼自杀,她说我从小没有父爱、又没有母爱,长大以后没有爱情、又没有事业,活了有什么意思。后来找了我们,我们给她说。你不能决定父亲母亲怎么对待你,但是你有权利选择怎么对待父亲母亲。今年你25岁了不能再埋怨过去没有得到,而是要通过改变自己的命运来改变家庭的命运。人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呢?就是要自己快乐,也能帮身边的人快乐。这点你完全可以做到。通过理念的调整,她变成中心的形象代言人,向媒体讲她过去痛苦绝望,现在阳光灿烂。一个问题我们都没帮她解决,认知改变了,理念改变了,心态改变了,就变了一个人。现在她已经结婚、怀孕,叫我徐爸。
情感护理中心弥补了两个缺失,一个是由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缺失,一部分人,价值扭曲,性格缺陷,思维偏执,当碰到矛盾和问题的时候,难以自持,他就会杀人、自杀,当他们打电话来求助我们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从情感护理入手进行再教育。二是社会有利益冲突的调节机构,但是不是所有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满足,有的利益诉求合理,由于不公平而未能满足;有的利益诉求本身不合理,不可能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心灵抚慰、情感调节、思想引导,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
情感护理是我的发明。一个人的情绪是最优先传递的信号,高兴不高兴,一眼就可看出来。可情绪是最容易忽略的,老公往往不重视老婆的情绪,父母往往不关注孩子的情绪,老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的情绪,企业往往不关心员工的情绪,政府往往不注意民众的情绪。而一个人情绪一旦恶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6起校园血案的凶手主要的不是生活不下去,而是他们被社会边缘化了,得不到关注,最后采取极端残忍的手段证明他们最后的存在。人与人的真情是快乐、幸福的源泉。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情感关怀的理念、创造情感关怀的氛围、建立情感关怀的制度。这首先应由政府部门做起。我们不少干部手里有一点权力就耍威风,明明一天、一次可办完的,让人家跑几天、跑几次,这是最降低幸福感的。创建幸福汕头,就要从公共服务部门,尤其是窗口服务部门改善服务做起,真正做到心中有民众、眼里有顾客。
关注民生是需要花钱的,受财力的制约。而情感关怀是不需要成本的,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鼓励都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李锋书记讲的五个满意,核心是对人的尊重与关怀,这需要制度的保障,但树立情感尊重与关怀的理念是最重要的。
重建信仰、找回精神、树立形象
共产党革命成功,靠的是两条,一是利益驱动,打土豪、分田地、有饭吃、有衣穿。二是价值驱动,党代表正义、光明、未来,地主资本家的子女也都愿意跟共产党闹革命,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可是今天我们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是什么呢,就是一心一意谋发展,变成了一个功利主义的利益集团,没有了理想与精神,不以权谋私谋什么?提出幸福汕头,最深刻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党找回理想与追求,树立正义与神圣,为人民谋幸福就是党和政府的宗旨。
对我们每一个干部来说,凭什么为民谋幸福,因为你自己可以体验到幸福、感受幸福。你为老百姓做了事,提高了幸福感,就会受到民众的拥戴,老百姓会永远会怀念你,这是当官的最大幸福。反过来,当官为自己谋私,要么被查处,要么被老百姓唾骂,你这个官一定不幸福。一些人围着你转,吃喝玩乐、贪赃枉法似乎很幸福,明天就不幸福。当官也好,发财也好,这只是手段,归根到底要给人民、给社会带来幸福,那你才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你才真正幸福。所以,创建幸福汕头的过程,一定是学习幸福、创造幸福、体验幸福的过程。
   对民众的教育也是大问题,政府发展第一,民众就是挣钱第一。除了姓钱以外其它都不信。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就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道德、没有精神的暴发户。这个社会能和谐吗、有文明吗?这是民族的危机、也是党的危机。民众要幸福,不仅要保障民生、关怀情感,更要有精神追求、信仰支撑。
所谓信仰,就是人的终极追求与心灵的敬畏。基督教信仰是上天堂而敬畏上帝。佛教信仰是进西方极乐世界而敬畏来世。儒教信仰是光宗耀祖而敬畏父母。共产党的信仰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敬畏马克思。对不信上帝、不信来世、不信祖宗、也不信马克思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能信什么呢?那就是追求人生幸福而敬畏生命。人生幸福是终极目标,要过得愉快、快乐,过得有价值、有意义。这不是为了上帝、为了来世、为了父母、为了马克思,而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十分短暂。确立了这个信仰,就会树立对金钱的正确态度,金钱是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幸福,不要昧着良心去挣钱,也不要损害健康去花钱。同样,权力与名誉,只有用来造福社会才会带来幸福,谋取私利就会造成不幸。所以,幸福可以成为当今人类第六大信仰。
幸福是信仰,也是知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谋生的技能,更要懂得人生幸福的道理。今天美国哈佛大学最热门的课是“幸福的方法”。宣传部门要传播幸福的知识,举行幸福演讲比赛,评选幸福人生、幸福家庭。
你们看,一讲幸福汕头,政府所有部门、社会的各个层面、以至每个家庭、个人都调动起来了。这就是纲,纲举目张,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改革。动员全市,你为幸福汕头做什么?你为幸福汕头想做什么?你为幸福汕头建议做什么?要表彰和鼓励为幸福汕头做贡献的人,每年搞一个排行榜,让建设幸福汕头的人感受幸福。
我们这样做了,将重塑党和政府的形象,让全体民众包括海外华侨认识,我们党和政府是真正为老百姓谋幸福的,找回当年共产党的正义和神圣,凝聚一心建设幸福汕头。这才是文化立市、文化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