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的管理学


 

「给力」成了2010年网友使用最多的网络语汇,甚至超过了『我爸是李刚』,不少朋友开始问我,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心理,使得大家那么喜欢「给力」?

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大家太无力了。

「这社会太黑暗了,我只想简简单单地生活。」这类人对社会的未来感到无力。

「生活压力太大了,不知道那一天才能熬出头。」这类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力。

「每天忙,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这类人迷失了方向,对生命感到无力。

『我也没办法,这事上面说了算,改变不了』。这类人没了热情,无奈地逆来顺受,对每件事情感到无力。

『累呀,好想休息,不想动了』。这类人没了生活的动力,对每天的生活感到无力。

不管什么原因,2010的集体渴望就是『给力』,让我们重新活的有方向、有热情,从无力感中走出来,敢于改变自已,改变社会,对未来重抱希望。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社会的集体无力感?

作为一个领导,想一想你的员工们是不是也在集体无力的状态?

『给力』在管理中到底要如何说?我查了管理教材,看到一个最近的英文概念,当然不是Gelivable,这字没老外看的懂,而是Empowerment,如何翻译?我想最直接的翻译就是「放权」吧。但只是放权是不够的,要想放而不乱,在放权之前,还要「赋能」,「放」出去自由翱翔的人一定要认同公司的愿景,符应公司的文化规范,与公司方向保持同步,又具有作成事情的能力,这些都需要不断的培训,所以「放权」加「赋能」才能「给力」。

不是吗,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就是三千个自组织的「阿米巴」形成了世界五百强的京瓷公司。

台湾的高科技教父施振荣采取了「群龙无首」管理哲学,经营出世界第二的计算机品牌宏碁公司。

这些能放权的公司又都是最重视员工培训的企业。

我想集权与控制的管理思维大概是造成集体无力感的原因之一吧。作为企业领导,或许改不了社会的大环境,但是不是可以在你的企业中创造出一个「给力」的小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