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不卑鄙就不叫华尔街


  街宽只有 11米华尔街,既是金融要素的集聚地,更是全球金融符号最为集中的地带。这些年来,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华尔街金融寡头们都在那里结算着世界经济。

  华尔街不只是一条街。

  从地理学和建筑学的角度看,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这条大街道,似乎真没有什么特别的。

  500米长,11米宽,最东边是纽约的东河,最西边是华尔街的三一教堂和一片墓地,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埋葬于此。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1792年定居纽约的荷兰裔移民为抗击英国人入侵而修建了一道木栅栏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后来围墙拆除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今天的华尔街,表面上寂静而低调,街上行人稀少,车辆不能进入,也看不到超炫的广告,但在其阴静的外表背后,却蕴藏着无数的金融秘密甚至阴谋。谁都明白,华尔街不仅是美国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服务业的代名词,更是金融寡头们张扬自己自私、贪婪个性的高品质场地。全世界能够与其比肩的,唯有伦敦金融城。

  狭小的华尔街,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框架下,其权力边界不仅涵盖美国的任一金融角落,更通过市场联动将触角伸到了每一个开放经济体。所以,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不仅包括每天在华尔街上忙忙碌碌的那些人,也包括远在佛罗里达的基金经理、加州“硅谷”的风险投资家或美国投资银行在伦敦的交易员,等等。华尔街实际上已经代表了一个自成体系的金融帝国。

  华尔街最值钱的显然不是那些有点老旧的建筑,而是全球最有权势的金融符号: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例如高盛等顶级投行,以及掌握全球金融符号创意的金融家和金融专才。

  不要和华尔街比无耻

  一直在饮鸩止渴且过于相信自身实力的美国投资银行家万万没有想到:其在20世纪90年代创设的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金融衍生品——次级按揭贷款,竟然是一副致命毒药。高盛、大摩、小摩、雷曼等国际投行在美国政府的放纵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练得超一流财技的同时也终于走火入魔。

  华尔街对世界金融体系的统治周期,远比作为个体的超级球星,例如马拉多纳和乔丹对足球和篮球的统治周期来得长。

  因为华尔街不是个体,而是代表一种极为成熟和强大的体系,就像足球作为当今第一大运动,短期内很难被别的运动取代一样。

  不过,即便是一种强大的体系也有弱点,就像国际足联最近爆出的腐败丑闻在玷污足球本身的伟大一样。

  不过,国际足坛的腐败丑闻,在华尔街的无耻面前,大概也就小儿科级别。

  当然,出来混,迟早是要还债的!

  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后的那段日子里,当读者朋友看到《华尔街日报》用最凄凉的语言描述华尔街的惨状时,可能没有想到作为昔日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寂寞高手竟然也会有这一天!

  水火无情,金融更无情;历史教训需要牢记,市场规律更不能强奸。

  曾几何时,以高盛、花旗和大摩为代表的华尔街金融巨头在国际经济、金融乃至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是多么不可一世,以至于一份由其分析师闭门造车炮制出来的分析报告就足以让新兴市场的股市随之起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际油价也在华尔街大亨的谈笑风生中一路高涨。华尔街五大投行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繁殖速度不仅让美国实体经济的代表——通用和福特感到活不逢时,而且叫微软和英特尔这样的技术巨擘禁不住自惭形秽。

  自律意识不强的超级球星,往往很容易吸毒,或者闹绯闻。

  华尔街同样不愿意自我检点。

  为了攫取最大利润,华尔街可以颠覆一切,甚至自酿毒药

  但是,财富毕竟是以真金白银为表征的,而真金白银的获取尽管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但离开了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便在金融领域,传统银行的赢利模型决定了其边际收益率不可能高得离谱。

  真正离谱的是在金融衍生工具数学的鼓舞下,华尔街投行的金融产品设计师们荷尔蒙分泌严重失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设计了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次级按揭贷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些被包装得极为光鲜亮丽的产品外衣下,其实很多都是风险极大的垃圾债务。

  倘若在夏洛克时代,这些产品是绝对不会有人接单的。

  但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高就高在他们不仅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更可以在全美乃至全世界找到大买家,而且还价格不菲。事实上,无论是精明不可一世的日本还是古典思维神经发达的欧洲乃至像中国这样有了几个外汇就不知道如何花费的新兴经济体,都对本来是一本烂账的美国金融债券趋之若鹜。足见在美国的机制化霸权下,各国对美国金融业的痴迷程度是多么离谱。这也难怪,作为华尔街带头大哥的高盛,2007财年的总收入尽管只有459.9亿美元,但其净利润竟然达到116亿美元!股本回报率32.7%。即便是在受到危机严重冲击的2009年,其净利润也有133.9亿美元。更令他国金融同行羡慕的是,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不仅可以操纵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而且垄断了经济话语权,甚至强大到如果新兴市场不听话他们可以在这些国家制造金融危机的程度。

  在上述这些光环照耀下,谁会想到,华尔街的金融寡头其实早已自酿苦酒了。以导致雷曼自杀的子弹——金融衍生品来说,尽管诺奖得主菲尔普斯曾经指出,新的金融产品其实已经达到了相关机构风险评估的极限,以至评估机构无法对这些设计极为复杂的金融产品的市场风险进行精准的评估,即使部分知道也不知该采取何种措施应对。但是在华尔街投资银行家的精妙安排下,风险其实已经急剧膨胀的金融衍生品还是能够找到买家,直到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房屋抵押贷款的来源被切断,资金链条断裂,经济增长预期恶化,才使高盛们的欺世伎俩大白于天下。

  本来,雷曼兄弟等人还在苦苦挣扎,以防癌细胞扩散使自己遭致灭顶之灾。但是总额超过12万亿美元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已经出现致命危机,在此基础上经由衍生金融工具创造出的数十万亿美元的资产抵押债券和6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大厦摇摇欲坠,市场信心业已崩溃,股价一泻千里。

  于是全身经脉已断的雷曼兄弟只好拉响了绑在身上的炸弹,一举炸开了华尔街看起来刀枪不入的胸膛。

  而在金融市场传导机制下,这场瘟疫迅速蔓延到全世界。可怜的各国央行,可怜的各国人民,再次被迫为华尔街金融寡头们的欺世行为埋单。

  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曾几何时,“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风光程度一点也不次于今日美国。但是对金融的过度依赖颠覆了这两个国家的经济霸权。100年前,敏锐的英国人就提出了“银行业不能创造繁荣而要靠繁荣才能得到发展”的天才洞见。但是,对早已习惯躺在床上数钱的华尔街大亨们来说,要让他们再回到艰苦创业的时代根本不可能。

  记得奥巴马上任之初曾大声斥责华尔街的无耻。但是对这些一手造成本次金融危机的现代夏洛克来说,仅靠几句训诫是很难让其洗心革面的。2009年7月,

  纽约州总检察长库莫披露,包括花旗和美国银行在内的9家受到政府救助的银行2008年派发的红包数字高达326亿美元。这笔奖金在躺在床上数钱的时代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华尔街竟敢拿着政府的钱大肆分红说明他们眼里除了钱别无他物。更无耻的是,9家银行中有6家银行的奖金数额超过了它们的利润。高盛、大小摩和美林不仅成为分红急先锋,而且大有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之势。这不能不让人奥巴马政府的金融改革蓝图表示怀疑。

  如今,尽管高盛、大小摩声誉不彰,但其“风骨”仍在,尤其是操纵世界经济的看家本领并未丢失。它们对美国政府来说,仍然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况且还有保尔森这类影响力极大的前财长撑腰。高盛等机构想寂寞也难。也许,过不了多久,高盛、大、小摩又会重现昔日超级大投行之风采,大宗商品价格被推高的可能性将不以一般市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地增大,世界经济由此形成新的动荡一点也不应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