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改:怎样才能正确有效?


  在我们的国家,医改到底效果如何?究竟改变了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大家已经讨论了很多。医改,的确是世界级难题。然而,在我们的国家,医改或许是一道宇宙级难题。作为普通老百姓,很多人都在思考和探索,而且,他们在网上发表着许多个人见解和强烈呼吁。这无疑是社会的一种明显进步,值得嘉许。

  如果有人说,医药生产和销售企业作为利益集团左右着医疗用药问题及其引发的患者安全和医疗纠纷问题的解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医师群体内部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每年收入数十万元,是不是并非真心希望什么“正确有效”的医改?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高年资的临床医师,他们的确应当收入这么多。但是,他们应当自己花钱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应当自己雇佣自己的一两名治疗护士和工作秘书。这是一种社会公平,也是医疗专业自治的一种表现。

  从根本的意义上讲,这种社会公平就是医生和医院不能捆绑在一起,而“螺丝钉”只是这种利益捆绑的具体形式之一;这就涉及到医生的“干部”身份问题。否则,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下发什么红头文件,搞什么全国活动(解决“看病贵”),都无法割断医师和医院之间的利益纠葛;所谓的“医学求真”,也就永远是一句空话。医师和医院之间的利益一体化,是患者遭受经济坑害、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源。也许,按病种收费和临床路径,依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我记得一句话,那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关于此,值得继续关注。

  没有人系统化地评估卫生部的行业行政绩效。10年间,他们究竟下发了多少份红头文件、活动通知和改革要求?每一项、每一条、每一次的这样做,究竟在临床上产生什么效果?问题,有没有解决?没有人列出这样一张清单,借以评价卫生部的行政绩效。

  我的这个新浪博客,只是在最初开博的那几天,给我“推荐”了一篇博文。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挑动医患对峙的博文,或许能够博得“推荐”,但是,我不想那样做。医患同为受害者,而且,冤冤相报何时了?我想,不给我推荐,可能是因为我讨论的医改话题比较多,而且,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我的意思;可能,医改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不过,我能够有机会继续跟大家讨论问题,我已经很感激新浪网。

  究竟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正确有效”的医改?下面,是我这几年的思考结果。无论我的观点是否正确或适当,也无论您是否同意,我还是希望借此博文启发大家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我想,如果卫生部领导看了,他们会感到一些“安慰”,宇宙级的难题,谁能解决得了?也许,人家会说,你的这些话,我们早就一清二楚了!

  对了,再补充2条:卫生部应当掌握财权——医疗保险资金的使用——医疗补偿支付...,而且,全国的养老机构,也应归属卫生部管理。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个人的一些思考要点

  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全国性的患者安全危机、医师安全危机和医患关系危机

  医改是政改的契机,政改是医改的保障

  政改未必政党轮替,而是国民启蒙运动

  解放医生的本质是医疗专业自治

  增进医疗专业自治,当是医改哲学纲领

  没有国际接轨的护理改革及专业化发展,解放医生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医疗法制化监管是医改的必备环境条件,包括医疗专业自治

  只有国民启蒙,才有患者理性;而患者理性是医患和谐的基本条件之一

  只有司法公信与司法可及,医院暴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

  医改必须解决医学伦理实践落后与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

  医改,既是一个政经议题,又是一个专业议题;因此,医改不能总是随政起舞

  医改应当是一种念及子孙后代、至少三十年规划期的系统化设计,而不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医师的富有,百姓的福气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绝大多数患者本是淳朴善良的好公民

  没有医师安全,就没有患者安全;反之亦然

  几乎所有需要医改才能解决的问题,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危及患者安全

  医院风险管理应当成为医改的基本策略之一,其效果最大化却反过来依赖于正确有效的医改

  国家卫生部应当掌握医疗保险资金的保有及支付权力

  全国各地养老机构应当归属国家卫生部管理

  公立医院是政府组织和盈利组织的杂交怪物;医改必须给这种怪物实施变性手术

  医改必须解决老百姓基本医疗保障的强烈需求与国家医疗支出较低及补偿失当的基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