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适合于中国吗?


  我们大家都知道,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够获得技术的革新与品牌的强大。可以这么说,经营企业,无非就是一个经营“人才”的游戏,对任何管理模式的探讨,无非就是探讨业绩背后的团队、文化与员工的心态。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优秀企业,每一家企业都有一套自己吸引人才、打造人才的体系。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占统治地位的却是以欧美公司为代表的“精英模式”。之所以叫“精英模式”,是因为这种模式强调的是精英管理,精英治企。

  这种模式有三大特点:

  第一、它是一个精英集权体系,这种管理体系强调“精英治企”,于是经营企业也就成了一个经营精英的游戏:招聘优秀的人,使用优秀的人,留住优秀的人。体现在技术上,就是强调研发部的技术精英体系,在管理上强调管理层的作用。企业发生任何问题,都是这些精英层的事,当然结果也就形成精英与平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既然经营企业是精英的事,那利润自然也是精英的事。

  第二、它是一个绩效考核体系。精英集权模式的基本业务单元是个人,所以,这种管理模式强调个人的贡献,谁的能力大,提供的结果多,谁就应当获得相应的报酬,这十分类似于“销售提成体系”,所以,精英集权体系本质就是一个销售管理体系,论功行赏,以结果论英雄,不问过程,只讲结果,这样长期下来,就是企业行为的短期化,那些致力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第三、它是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结果体系。由于精英的存在,可以快速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解决不了,那就找“更优秀的精英”,可以这么说,美国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其实就是一套基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新能人体系”。

  大学的MBA模式,可以说是以上这种公司经营逻辑的体现之一。人们通过进入“MBA的精英培训体系”,把个人的独立性与成就感,推向极致。反过来,公司经营就成了一套如何使用MBA精英的游戏。

  中国改革30多年,企业的组织管理体系基本上走的是美国式的集权体系,为什么中国各大学的MBA或EMBA,学费每年都在涨,这个背后不能不说与中国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走的是美式路线有关。

  但是中国企业走美式管理模式,却并不代表它真的就是“美式”路线,美式管理只是幌子而已。中国的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都是计划经济体系下的行政管理体系,所以,当他们经营企业的时候,最简单的榜样,就是学习计划经济下的政 府管理,而政 府管理体系,是以权力为核心的集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