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遭受本币贬值危机的新兴经济体的经历都表明,这是投资者信心突然崩溃导致的后果。
纽约大学经济学家诺里埃尔·鲁比尼和另一位经济学家布拉德·塞泽研究了从1994年墨西哥到2002年巴西经济衰退期间的14次新兴经济体危机,得出了几条重要的共同点,其中就包括:巨额经常项目赤字或预算赤字、政局不稳和靠海外“热钱”筹集资金。一旦政策面有任何风吹草动,这些“热钱”就会毫不犹豫地撤离。
鲁比尼指出,现在的美国也有其中一些征兆:“孪生赤字”难以解决,这些赤字越来越多地由短期外债支撑。鲁比尼说,“如果是个普通的新兴市场国家,早就被如此大规模的赤字拖垮了。”美国能够幸免,是因为美国仍然能够用美元而非外币举债。也就是说,如果美元贬值,承担损失的是别人,而不是美国。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因为想利用美国的低利率,常常举借美元外债,可一旦他们的货币不能和美元保持同步,就会面临沉重的偿债负担。
鲁比尼说,“美国多少还是有点信用。”但无论如何,过度依赖短期外债的风险正在加大。
即使是富国,也一样难免币值暴跌的打击。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就是如此。九十年代初期的加拿大也因为经常项目赤字和预算赤字过大而屡屡遭受货币贬值的沉重压力。
美元危机--热钱背后闹鬼
评论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