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程,看到杨公桥临近小区入口段立起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公示牌,人行道行道砖被撬起,占到公路边缘;中间隔离带也有工程车,在铲除以前的隔离植物,重新栽种我不认识的树。因此车有些堵。
今晨,路边依然是工程施工带来的凌乱,中间隔离带已经焕然一新,很漂亮了。
重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是下了大工夫的,上个月环保局召集工业企业专题布置废水治理,下了硬指标:限期不按规定上简易水处理设施或生化设施的,停水停电直至关门。最近在很多场合又看到广告:创模26个指标还有6个未达标。然后在很多街镇看到整齐划一的很有艺术品位的门头,以及很多人行道的行道砖和路沿石被撬起更换。
查百度百科,“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从这个定义来说,环保没有美学意义,通俗说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合理利用和防止污染和破坏。
由此对照行道砖、路沿石和整齐划一的门店门头,我们看到的是对美观的追求。行道砖和路沿石、门头是否可以循环再利用,我不具备这个专业知识因此无法判断,但至少换下来后会形成垃圾废物,即使处理也会耗费能源,如果不能处理则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这与环保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
无暇查阅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评选指标到底是些什么内容,是否包含对美观的追求,因此不敢对此评选妄下断语。
此现象还透出一种逻辑:当政者可以因一时喜好或其他原因对城市进行全面改造,改换历史形成的所有面貌,不管是路沿石、银杏树、黄桷树还是古镇新街。这和毛主席时代打倒佛像夫子庙是不是同样的逻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