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 解决问题


  近来,希腊国债问题的恶化,加上西班牙、意大利的财政恶化,使得整个欧洲经济前景不乐观;若再加上美国自己本身的问题,似乎未来全球的经济展望难以令人乐观。在多数国家都面临财政问题的时候,能干清廉的财政官员,似乎是最令人尊敬与期待的「救世主」,古往今来的中国历史上,倒真是不乏冷静判断问题,清廉同时有效执政的财经官员,能解决当时所面对的经济困境;唐朝中叶的著名财经大臣,刘晏,可能是一位现今令人值得怀念与尊敬的历史人物。

  刘晏(716年-780年),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幼年以神童著称,七岁就曾写文上唐玄宗《东封书》,唐玄宗不信,但刘晏对答如流,始获赏识。他担任理财官员达二十多年,在位期间,将原本因安史之乱而破败的经济运输,从「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太仓空虚,鼠雀犹饿」,整治到「诸州米尝储三百万斛」;而新唐书记载,由于刘晏的管理有方,盐利一年才四十万缗,至大历末达六百万缗,这二十年间利润成长十五倍。唐代宗对他十分欣赏,以「朕之萧何」来比拟与推崇。

  以今日企业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刘晏的治绩,大体归纳几个大方向的改革,首先以「民运民销」的分工方式,来改善原先「官运官销」的官僚体系;再以精简且专业的企业化组织,取代庞大且无效率的官府组织;第三为缩短通路层级,强化市场机能,减少了中间不必要的剥削与浪费;第四为改善与提升整体物流的效率,降低营运成本。此四个方向的坚持,让刘晏成为中唐时期最为出色的财经官员,而赢得「模拟萧何」的美誉。

  现今民主国家的国债问题,其实已不单纯是经济问题,相信也是政治问题。个人虽非政论专家,但可以理解复杂的政治因素(福利政策、选票考虑等等复杂因素),让各国的国债问题更复杂、更难以解决。然而,若能不考虑政治因素,单纯以经济问题分析,或许大家都能比较清楚的找到解决的方向。以刘晏的例子来说,其所掌握的四个重点改革,也可大致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一个专业的团队,二是找到一个营运成本较低的营运模式。虽是两个简单的方向,但一千两百多年来,似乎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策略方向。

  看来只要能建立专业的团队与营运成本较低的模式,我们或可能在许多问题上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