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卿,能否坚守住慈善的“白羽毛 ”?


卢俊卿,能否坚守住慈善的白羽毛 ?
2011-10-21 13:49

    近日,一则名为“两岁女孩连遭车碾,18路人不闻不问”的新闻迅速占据各大媒体头条,广东佛山上周有一名两岁女童先后遭两辆车碾过,肇事司机事后逃逸,18名路人经过却见死不救,最后被拾荒老妇陈贤妹救起。就在大家口诛笔伐这18个路人的冷漠无情时,又有好事者的风言风语说救起孩子的陈阿婆是在“炒作”、“想出名”。如果说就事件本身,能让我感受到当今“人情冷漠”的麻木,那么事后的流言蜚语,则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人性心灵的扭曲,不得不接着古人的感慨:“世味年来薄似纱”啊!

    当人情交往缺乏人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信任,而仅剩下无端的猜忌和怀疑时,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社会,不是很可怕么?

诚然,物欲横流的如今,充斥着太多的虚假和浮夸:有人吹嘘拍马青云直上,有人弄虚作假一夜暴富,甚至有人横征暴敛欺上瞒下,但我们不能因这样的浑噩而蒙蔽双眼,扭曲心灵,以至于最后满眼只见邪恶丑陋,而不闻纯真善美,甚至忘记还会有那么些人怀才不遇却始终刚直不阿却;有那么些人诚实守信兢兢业业,还有人高风亮节两袖清风。。。。。。

    想起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卢美美”事件主角之一的卢俊卿先生的一句话:“即使天下乌鸦一般黑,终归还有那么几根白羽毛。”只是卢先生忘了,“麻木扭曲的看客心理“早已不再是鲁迅先生笔下阿Q等人的专用,而是实实在在充斥着当今大多数民众的思想。“中非希望工程事件”也许正如卢先生所说,是幕后黑手的恶意诋毁,但与那帮用扭曲心态看世界的“看客”们也脱不了干系。明明会议会展是门“朝阳产业”,到“看客”眼里便成了花钱买奖的“合影经济”;明明“中非希望工程”是一场企业家自发的民间捐赠,到“看客”们眼中便成了利用慈善圈钱、洗钱的违法勾当;诸如此类的“劝捐”20亿被“看客”们“看”成“执掌”20个亿的种种事实误解,总之,真相越扭曲、越有悖于常理,“看客”们越高兴。

    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三人即可成虎,众口也能铄金,当年鲁迅先生深有体悟而深发喟叹“流言已使我耳不忍闻”,呼吁“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但看今日的卢俊卿先生和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也许有人会说组成律师团维护权益反应太过激烈,一月连发十余份公告回应太过高调,公开叫板部分无良媒体太过招摇;但更多清醒的人们应该感到欣慰:卢俊卿,一位没有向无稽流言低头的民营企业家,一位有着儒雅风度又暗藏铮铮铁骨的智者,一位怀着感恩的心低调做事的慈善家。他倡导的中非希望工程,不会成为压死中国慈善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却很有可能成为挽救中国慈善公信力的那几根白羽毛。

而作为普通的民众,少一些无端的猜忌和扭曲的怀疑,多一些信任和亲和的宽容,相信我们这个社会,也不至于会出现“小悦悦事件”,更不会出现“做了好人还背骂名”的情况。

    古人常说“为富不仁”,但如果社会都抱着这种“富人皆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心态,以偏概全,不问青红皂白,以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待富人的行为,那我倒希望像卢俊卿这样的富人真正做到“为富不仁”,那几根白羽毛,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