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灵,大到庞然大物的“大象”,小到比“蚂蚁”还小的甚至看不清楚的飞行物,只要具有生命意义的存在,就必然有着两颗心,一颗是主宰身体“内脏运转”的首领,一颗是维持生命“健康功能”的指挥官。
人类是地球上所有动物中享有最高级别之称的动物之一,号称为:“高级动物”。因此,以人类来做比喻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事列。因为,人类有着最敏捷,最聪明的思维能力,远高于任何其他自然界的生存动物。
之所以要这么说:“人,凡是为正常之人,必然是有着两颗心”。一颗是主宰生命象征的“机器”,一颗是主宰思维能力的“灵魂”。
当机器停止了运转,也就意味着灵魂的消失。当然,特殊情况下,也会存在着机器依然运转,而灵魂却已不复存在的现象,那就是“植物人”。“植物人”除了机器不停地正常运转之外,是个毫无知觉和思维能力的人。
人,之所以区别于所有动物之上,因为,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更胜于自然界所有的动物。而这代表着情感思维的表现,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另一颗“心”的存在,前者的“心”履行的是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过程,在这履行过程中,也许会一帆风顺,正常跳动,也许会中途病变,不断地修整。那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留在人体内的一个脏器。后者的“心”是人们形象思维中看不到摸不着却时时刻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臆想。
前者的“心”是生存的自然现象,后者的“心”,从真正意义上也就是开始懂事的那一刻起,开始了它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正常发挥。
开心、愤怒、悲哀、快乐,所有取决于外界的影响都会引起内在的变故。“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人遇上了开心快乐或喜从天降的喜事时,精神自然就会为之振奋。反之当生活中突然碰到亲人离世或者突发天灾人祸时,骤然就会有“天崩地裂,撕心裂肺的感觉。这就是另一颗“心”的作用。
人们有时常常会为某一件事物产生的后果,会自然而然的指责,“这人的良心太坏,这人的心怎么如此歹毒”。“或者这人的心地很好,这人的良心真好”。所有来自对“心”的褒贬,自然也是对人们思维形式的一种评判。当然也就不是针对人体内的“心脏”而言。这也就是本文着重阐述:人有两颗“心”的观点所在。
确实,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存在着一种共鸣,那就是“活着真累”,人累,心更累。不管男女老少,为生活所累,为家庭,为工作所累,为情感,为事业所累。累,累,累。。。有的人在这“累”字中颓废,有的人在这“累”字中发奋,有的人在这“累”字中苦苦的支撑,也有的人在这“累”字中悄然的结束了生命。远离了这个喧嚣负重不堪的尘世。。。这个所谓的“累”也皆是本文中提及的“心”的感触。
虽然,也有人为了摆脱生活中的这个“累”,选择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力争让自己的“心”不再活得那么累,那么纠结。于是,违背自己心底最纯真的本意,追随社会的潮流,自娱自乐,潮起潮落。。。
旅游的盛行、群体的诞生、网聊的肆虐、舞厅、KTV的狂欢,网络游戏的肆无忌惮。无不像“雨后春笋”节节攀升。
这或许也是解脱“心”累的一付良药,但更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内心世界对精神需求的一种祈盼。网络中不断出现的幽默调侃的搞笑解说,极端讽刺了当今社会的邪恶风气,和对此现象的无奈之心理。折射出了人们心底深处原本善良的本性。更诠释了当今社会日益猖獗的心灵的变异。道德的沦丧。人性的缺失。这也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论者的观点“外因通过内因而起的作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使然。。。
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摆在人们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那就是,是“随波逐流,顺势而下”。还是“逆流而行,人所不屑”。前者或许是一条光明道,却无意中披上了一道伪人的盔甲。后者虽然是一条坎坷路,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人说:“人做事,天在看”。那就不妨来个“中流砥柱”的选择又该如何呢。。。
“心”啊“心”何其累,何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