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关于微博的若干思考(一二零)
文/顺风
——建议微博将私信分拆为“站内电邮(可与个人电子邮箱捆绑)”与“站内聊天(即时通讯工具IM)”。
——微博营销当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缺乏战略上的独立性,这也是和微博营销缺乏在技术上的创新性有关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可能出现微博营销的业内龙头,微博营销的力量才可能对互联网广告领域独立形成巨大的冲击,微博营销业才可能出现独立的上市公司。
——微博可提倡“独字标签”。
——海量内容可给微博带来全新感受,但前提是开放用户关注限制的同时加强内容和用户分类。
——微博的发展越来越提醒人们,从商业立场看,在客观条件限制下精细化匹配、智能互联网等往往只不过是伪命题。
——建议微博尽快开通“私人备忘”功能。
——微博可根据用户在线时的几时访问记录推荐相关的关系和内容。
——微博的影响力对注意力会产生作用,注意力会从影响力低的地方向影响力高的地方流动,“影响力差”会对注意力流动的强度、速度、规模产生不同强度的影响。
——微博营销是终极形态的互联网营销。
——微博的关系之网具有自然的活力,其一旦生成便走上了一条不断成长和进化之路,当前这一“社会之生命之网络”已经呈现出加速成长的趋势,期待临界点的到来。
——建议微博推出“微作家”、“评论家”、“传播(转发)家”等用户身份标签选择。
——微博具有个人化、可定制“关系搜索引擎”的性质。
——基于微博的虚拟货币应该以用户在线活动状态为价值指针。
——微博将成为网站间资源和价值流通的微观管道。
——如果说微博是基于个人和关系的碎片化运用,那么必定存在基于内容的碎片化创新运用。
——微博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于建立逻辑匹配。
——微博既可以面向读者,更可以面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