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铁鸡公”拔毛还要走很长的路


  11月9日,中国证监会就市场关注的四大热点问题予以解答。

  对上市公司的分红作出相关规定,甚至不排除以强制的方式规定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下限。这被市场解读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

  当笔者看到这则消息时,心中却有点窝火。投资者买了股票,就成了股东,根据同股同权游戏规则分红,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何却要监管部门来强制执行?

  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早就已经广为诟病。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良好的分红环境,A股市场更是获得“铁公鸡”的称号。有些上市公司像“铁鸡公”一毛不拔,只想圈钱却从来不思回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股市“重融资、轻回报”市场错位。

  首先,强制分红是旧调重弹。早在2006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发行新股须符合“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20%”。2008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将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满足的条件,即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比例提高到30%。

  然而,这些办法发布后并未有效从有的“铁鸡公”身上拔下一根毛来,再融资也并未完全与强制分红挂上勾。比如:金杯汽车,现戴帽为*ST金杯,上市18年来从来没有向股民分过一分钱真金白银,而该公司多次融资高达9.44亿元。该公司近年业绩连续亏损,投资者从二级市场上没有捞到任何好处。举一反三,这意味着,近20年对国内投资者而言,投资回报不及投入的本钱和交易费用,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完全失衡。

  其次,不分红或少分红使投资市成为投机市。在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近300家公司从未有过现金分红,剔除2011年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仍有62家上市公司一毛不拔。比如:南方航空(600029,股吧)是融资规模最大的“铁公鸡”。南方航空从资本市场上总共募集资金149.79亿元,其中包括2003年7月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7亿元,2009年、2010年又分别定向募集22.79亿元、100亿元。南方航空上市后7年来没有给股东分过一分钱,仅在2008年8月份向全体股东10转增5股。由于A股中生存着太多只吃米不下蛋的“铁公鸡”市场参与主体,无论机构,还是散户,都被迫成为投机者,只是为了赚取股票涨跌之间的差价而习惯性短炒,使A股投机风盛行,长线投资却成了套牢的代名词。看看机构投起机来有多疯狂吧?

  上周五顶着“悬案问题”上市的八菱科技(002592,股吧),首日便上演了机构投机闹剧。由于散户都避坑落井,不敢碰问题股。因机构们包括华夏、广发、华安、兴业等16家基金公司网下申购了3668万股,怕其破发,便自拉自唱使八菱科技开于26.88元,收于27.80元,涨幅62.48%,成交额62.48%,换手率高达92.15%。让市场再一次向投机客说你有种。但这种玩法值得提倡吗?

  综上所述:证监会完善分红制度虽然没让市场火起来,还是值得肯定的。但要使上市公司改变“铁鸡公”形象,从他们身上拔下毛来,还要从重新定位股市功能做起,改圈钱市为投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