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近现代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英国曾经日不落的辉煌,到今日美国引领全球发展的强盛,其核心基础都是建立在科学发明与创造基础上的。
正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引发的工业革命,加快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并成就了英国人称霸世界的梦想;正是被誉为第三次浪潮的信息技术革命诞生了贝尔公司、IBM、微软、苹果这样的巨无霸,继而成就了美利坚这个超级大国。正是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制造技术的革命铸就了日本国昔日的辉煌;而电子技术的进步今天正在支撑着韩国的崛起……
我们常说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文化,一流的企业做规则,而规则基本上都是由发明创造者制定的。
经济制度是用来调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评价制度优劣唯一的客观依据就是能否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
发明专利与自主知识产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创造力。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缺乏相应的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将寸步难行。这从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最远的华为公司的身上便可窥斑见豹。
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徐直军的话说: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华为的核心战略。为确保企业的持续性创新,华为每年将不少于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研究。目前,全公司有研发员工5.1万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中有1400多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究工作,形成了持续创新发展的有效机制。
华为的知识产权战略有三大抓手:一是在核心领域不断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并进行全球专利布局,以保持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需的知识产权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自有技术方案纳入标准,积累基本专利;三是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学习、遵守和运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处理知识产权事务。同时,以积极友好的态度,通过协商谈判、产品合作等多种途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华为一直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LTE领域,华为拥有的基本专利份额达到15%以上,业界领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华为PCT专利数居全球第二,2008年华为PCT专利数居全球第一。由于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大量投入,华为在2005年、2007年、2010年获得第九届、第十届和第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
尽管如此,华为坦言:“华为在过去的18年里每年坚持投入销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发上,资金投入都维持在每年70亿~80亿元以上,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迄今为止,华为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
这些仅仅说的是依赖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在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层面同样如此。如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主导下,全球市场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无论这些理论是否符合我们的国情、是否正确,客观上都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经济今日的“强大”是经不起拷问的。曾经拉动经济高增长的三驾马车,没有一个是依赖我们自己的发明与创造。出口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并以牺牲资源与高端市场利润为代价;投资拉动是靠对高铁、房地产、煤矿、石油等的过度投资开发驱动的,由此导致的结构性矛盾愈来愈突出。消费拉动只是用高房价和昂贵的医药费掏空百姓的口袋,许多普通的百姓看不起病已成不争的事实。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未来我们该向何处去?
战略选择不言自明:两手抓,两手都不能软。
一只手要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另一只手则要持续打造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明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