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上证指数出现1.89%的单日下跌,当天广为流传的主要下跌理由之一即是欧洲债务危机有恶化迹象。这纯属以讹传讹。
今年A股持续的下跌行情中,在欧洲债务危机恶化时会加速下跌,而在欧洲债务危机有所缓解,欧美股市持续反旨时,A股市场照跌不误。以德国DAX指数为例,9月12日至10月28日,从最低的4965点最高上涨至6430点,最大涨幅超过30%。而A股则只是在最后5个交易日,才见底回升。
昨天晚上,欧美股市受欧洲债务危机忧虑情绪进一步加重,和美国评级公司再发针对德国银行业的负面报告的影响,普遍大幅下挫。其中道琼斯指数大跌2.11%,法国CAC指数大跌3.41%,德国DAX指数大跌3.35%。而上证指数今天虽然低开,并一度出现破位走势,再度跌破2400点的大关,但最终仅下跌了2.51点。因此,考虑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应基本忽略欧美股市对A股的影响,这样更有利于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对于今天盘中上证指数一度下跌超过26点,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世界银行今天表示,中国经济2011年料增长9.1%,此前预估为增长9.0%。世行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8.4%,此前预估为成长8.5%。
今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忧虑导致A股市场下跌,一度是A股市场上的“主流观点”。其实中国经济如果今年上半年继续加速增长的后果是什么?必然是结构进一步失衡,这种增长也更加不可持续,通胀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相反,经济增速稳步下滑,既有利于控制通胀,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中国银行业承受的地方债的压力也会不断下降,而不是继续扩大。
对于中国股市而言,中、短期的决定因素是股市的供求关系。就短期而言,由于中国货币政策微调尚未执行到位,加上国际板的相关“妖言”惑众,最近A股出现了快速的下跌,但在大底已现的情况下,快速下跌恰恰说明是调整,而不是上涨行情的结束。
2007年以来,几乎每一年A股市场和债券市场都会出现翘翘板效应,而今年则出现了罕见的“股债双杀”,根本原因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和房地产企业侥幸房地产调控短期化从而在民间高利率融资,抬同了各个市场的利率。根据相关报道,银监会已要求禁止1月期、2个月期和3个月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售。而龙湖地产以中原地产测算的低于成本价2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在北京降价售楼,上海某房企以向社会公开的成本价售房,和万科在京、沪降价二成售房,也可以认为,房企降价售房的趋势基本形成,房企对民间借贷利率的推动力将显著下降。在货币政策微调的情况下,股市将继债券市场的反弹后,有进一步的反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