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雪”的困惑


两个“小雪”的困惑

 

其实,我向来对节气不慎关心,什么冬至饺子夏至面都不太在意。至于对“小雪”这样的节气,我是更不会关注的。

22日那天,在新浪微博上看到有博友在说:今天是小雪!,我便答了一句:小雪无雪。。。之后也没有在意。23日一早,又见有博友在说:今天是小雪。。。随手拿起月历一看,月历写的是22日。于是我确信是她搞错了,于是正告她:小雪是昨天!等到了办公室坐下,又见有博友写到:为什么我们单位的日历上写着昨天是小雪。   我虽然心里想着,没错啊!但我还是伸手去拿了办公桌上的台历,一看,日历居然写的是23日小雪。

诧异中,我把公司里所有同事桌上的月历翻了个遍,有写22号的,也有写23日的。我不甘心,又在飞信和msn的圈子里问了个遍,我才“确信”今年的“小雪”节气居然有两个不同的时间: 11月22日5时50分和11月23日零点08分。

众所周知,作为24节气之一的“小雪”是指地球在他的椭圆形轨道上公转到与太阳一定的夹角位置(即所谓的黄经240°)时的那一个时点。所以,每旋转一圈(即一年)只应该有一时间点。而现在出现了两个时间点,肯定至少是有一个算错了。喜欢刨根问底的我,便在网上去寻求答案。一查,原来这个问题在网上已有所讨论。

紫金山天文台的历法研究专家成灼认为:“今年的‘小雪’节气应该在11月22日5时50分。” 并称,“紫金山天文台历法的计算模型每年都会进行更新,新算法会更加精确。”言外之意,认定23日为“小雪”是根据了老“算法”算出来的,所以是不准确。

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唯一的天文历算发布机构,所以每年二十四节气的交节时刻,理当以紫金山天文台公布的时刻为准。

但北京天文馆的朱进却表示:根据紫金山天文台历算室为北京天文馆提供的天文普及年历,小雪的时间点是在23日的零点08分,这和北京天文馆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朱进还特别表示,为此,“专门查阅了国际流星组织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计算的结果,和23日零点08分的时间点基本相符。”这不,连百度上的日历也明确标示:23日小雪。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于是,在今年我国的各种日历牌上就出现了南北两个“小雪”的时间。让老百姓莫衷一是。

在任何国家,历法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国虽然使用公历作为法定纪元,但农历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科技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技水平完全可以对古人编制的“万年历”做出更精确的计算,给老百姓有一个准确的日子。但不幸的是,对于历法这样一件严肃的事情,在我国居然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境地。任由不同版本的算法在社会上流传。历法的严肃性荡然无存。

一叶知秋,从一年两个“小雪”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政府管理的无序和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