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一个梦想


  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教授提出了统一的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30年后,在中国当所有做财务软件的公司在向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转型的时候,曾经对财务软件很熟的老徐(老徐:全名徐石,致远公司创始人之一)和几位志同道合创业合伙人带着一个梦想:让协同(Collaboration)管理软件服务每个组织,在2002年3月15日成立了简称为“致远软件”这样一个组织来为中国成千上万个组织提供协同管理服务。如果我们把梦想看作是连续不断模拟信号,软件协同就是把梦想微分了的数字信号,它很简单,只有0或1,也正是这简单的0和1铸造了互联网时代精彩的数字世界。记得哈肯教授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故事来描述“协同”能产生“1+1>2”的价值,有两个人在山的两面向中间挖洞,如果不协同,两个人会挖出两个不同路径的洞,如果两个人协同起来,价值就产生了,这就产生了,“有序就是协同,协同创造价值”。致远人用了八年时间创造了连续五年“中国协同管理软件第一名”的佳绩,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有上千家客户把他们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协同给了致远,致远通过系统把这些思想、制度落了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这些优质客户的鼎力支持就没有致远今天的辉煌!

  2010年,又有几位在管理软件界很有名望的职业高层,这些曾在很知名的外企工作过的职业金领老黄(全名:黄骁俭曾任SAP公司副总裁)、文杰(曾在SAP、微软等公司任研发要职)加盟致远,通过协同和致远的创业团队一起为中国高速成长的企业及组织效率提升提供卓越的管理软件及服务。笔者曾研读五年管理学博士,方向是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些年来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中国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最本质的区别在哪?得到的结论是外国的企业靠的是组织的竞争力,中国的企业靠的是老板个人的竞争力,如何把管理团队的能力转化为组织的能力是中国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要仔细研究的命题,一个梦想和一个命题让我从老张(全名:张屹,致远创始人之一)的手里接过一份重重的“协同”-----协同管理研究院和这本沉甸甸的《协同管理》期刊,我希望把这本承载着致远的管理思想和每个有价值的协同连同我们致远人的梦想传递给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及我们每一位充满智慧和激情的致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