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来就是一种缺憾的幸福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缺憾的幸福。人们总是在生活中期许弥补缺憾,这种对缺憾弥补的追求其实就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动力。当人一旦感觉到生活中没有缺憾可以弥补时,那么这人的生活必定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而当人感觉到自己生活中缺憾永远无法弥补时,那是这人的人生必将陷入绝望之中。
人生中欲望无穷,缺憾也必然繁多。人生的欲望无外乎对名利情的追逐,缺憾也必因名利情而产生。任何人也不可能拥有他想得到的一切,就像人永远也不可能把地球拥入我们的怀抱一样。现今人类因应西方文明的导引,就陷入的这种追逐无尽拥有、无尽力量的怪圈之中-----个人追求绝对存在,国家妄求绝对安全,人类追求永恒政府。试问:人类有这种能力吗?人类与地球中已知或未知的诸多物种追根究底必然是某种基本粒子的集合体,这诸多粒子可聚可散,时聚时散,小聚小散,大聚大散,一定意义上说此物种个体的消亡正是彼物种的产生,彼物种的产生正是另一物种的消亡,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循复无穷。古语说: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为什么说呢?因为人这种生物体同时又是无数其他生物体的集合体,人体健康就是人体内部诸生物体的平衡,所以中医治病讲究调整人体内的生物体的平衡。而不是如西医一次性的把病根切除。中医中的有益菌与有害菌是相对的,可互相转化。其实人体内的生物群本无良莠之分。正如一句俗语:你把他人当朋友,他人便成为你的朋友,反之你把他人当敌人,你便没有朋友,只有敌人。西方人的价值观正是后者,总想找到自己的敌人存在,所以全世界都成为他们的敌人,这就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所以要摆脱恐怖主义对人类大家庭的威胁,必须要学习东方价值观,向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明学习,让中华文明一统天下。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缺憾的幸福,这种缺憾的弥补只能依赖于自己的内心来充实,而不能用追逐到的外物来充填以获得内心的充实,正如俗语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心中的缺憾必须在自己的内心中弥补,任何事物都是外于己心的,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对自己身边外物的聚散不着于心的时候,那人就拥有了无上的幸福,也即达到了我们的老祖师庄子所谓的“撄宁”境界。“撄宁”者,撄便宁;“撄”是迫近、接触的意思;“宁”的意思就是心安。我认为意思就是手托着东西即心安,不怕失去,没有一丁点的患得患失之心。我们成人总想把东西放到隐秘处,认为越隐秘越安全;所以发明了保险柜、防盗门以及各种各样的锁具。谁不见贪官藏钱各有妙招----洗手间、保险柜、垃圾桶、废纸箱,但终归不义之财,非其道而来也必非其道而去,藏终究是要露馅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成人总不如小孩子。小孩子想买东西时就要钱去买了,不想买时随手一放就快快乐乐的玩去了,他们不去想会否放丢了、放迷了,小孩这种心中的安宁我们成人能够存在多少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愈损”。我们人越长大,越变得自以为聪明机智,实际上距离人生的本真愈来愈远了,也就距离人生的真正幸福愈来愈远了。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缺憾的幸福,缺憾本来就是一种无所谓无、无所谓有的存在,当你感知到缺憾多一点,你的痛苦就多一点,同时幸福就少一点;当你感知到缺憾少一点,你的痛苦就少一点,同时幸福就多一点;当你感知到自己人生无缺憾的时候,人生就为幸福充盈了。正如孔夫子赞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人生,存在就是幸福;存在就是指我们自己的心在砰砰的跳不停。幸福就如同天空中的云,你永远也无法抓到他,但可以感觉到、欣赏到,幸福就伴随心中天平的起伏而时来时去,你愈想抓它,却抓不到,而当你不抓它时,他自己反而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