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大雾造成的污染天儿,再加上与美国大使馆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不同,市环保局的环境监测近期遭遇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在多次向公众释疑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今起干脆对个人正式开放。市民打电话预约后,就能走进监测中心,参观空气质量监控数据从收集到发布的全过程。据介绍,市环保监测中心展厅从2007年6月对集体开放以来,至今已接待参观15批次近300名参观者。(北京晨报)
实际上,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监测中心开放不开放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人民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让民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标准。而现实中,相关部门之所以玩虚弄假,主要是受到利益驱使所致。曾经担任中国政府空气质量顾问的大卫·瓦格纳认为,这个问题既有政治原因,也有技术原因。他说:“从政治角度而言,标准很难更改。10年来,政府一直在说情况变得越来越好。如果修改标准,可想而知,人们将会十分愤怒。”瓦格纳认为,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奥运会之后并未变得更糟糕,但也未改善。他说:“中国履行有关改善空气质量的承诺,这值得赞扬。但到目前为止,情况并没有多大改善。我们一直在糟糕的空气质量水平上停滞,这让人感到很受挫。”
《凤凰网》11月3日表示,前两天北方的雾霾天气已经让人体感觉不适,而环保部门的权威数据却是“轻度污染”,可见,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不能继续玩弄“数字的游戏”了,否则,很容易成为一出自欺欺人的闹剧。这其中的危害性在于,一方面,有些地方可能会沉浸在“环境良好”的虚幻满足中表扬和自我表扬,看不到差距,察觉不到危险,或者虽然有所察觉也不愿意正视,继续瞒和骗,不愿意在环境治理上下更大力气。
人民生活的好不好,一个部门如果弄虚作假,肯定是遮掩不过去的。6日,在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上,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透露,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严重,26%的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20%的水质为劣Ⅴ类,还有约10%的耕地面积重金属超标。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而1.5亿亩受到污染的数字来自于今年上半年国家环保部组织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而今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应邀到广东演讲时,曾透露全国3亿亩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不敢面对。尤其是环保部门依旧在用过时的标准来文过饰非,用比较好看的数据来愚弄百姓更是不可取!作为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有责任告诉群众真相,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希望环保部能顺应群众的呼声,真正的把环保工作重视起来。
民众有权知道自身时时刻刻置身的环境状况,这种知情,也正是形成社会共识、公共话语的前提。毕竟,空气质量的好转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需要集纳全社会的力量去推动、去改善。在这个过程中,人为设定一些数据,不过是一种积极的参照罢了。这个标准、那个指标,其最高的旨归无非是大众福利。与此相比,其他的种种情由都算不得什么,惟有民众的健康,才是空气质量监测的最高标准。
惟有民众的健康,才是空气质量监测的最高标准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