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纲: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本分野:克制动物性还是放纵动物性
中国人的大树型人格与西方人的小草型人格:对于“死不认错”的另类解读
弱肉强食、奴颜卑膝的深层次性格使西方成为柏杨眼里的“西施”
视频地址:
http://www.h
内容提纲: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本分野:克制动物性还是放纵动物性
中国人的大树型人格与西方人的小草型人格:对于“死不认错”的另类解读
弱肉强食、奴颜卑膝的深层次性格使西方成为柏杨眼里的“西施”
视频导读:
1、引进《丑陋的中国人》是出于当时政治的需要,是要对中国人已经形成的民族自信即所谓的“自大封闭”进行打击。
2、柏杨的短视之处: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却迎来了西方弱肉强食的文化
3、柏杨“丑陋的中国人”话语背后的逆向种族主义倾向
4、克制人的动物性还是放纵人的动物性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性差别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本分野:克制动物性还是放纵动物性
主持人:那要这样讲的话,中国文化其实不是窝里斗的文化,是我们在学了西方这套自私自利的文化之后才可能出现窝里斗的现象。柏杨先生却把我们学了西方之后出现的这些毛病和问题归结为自己文化的原因,所以他把那些没学好中国文化的人产生的问题归结为中国文化不好的问题,大体是这样一个逻辑?
韩老师:有这个逻辑。但是,假设没有学习西方文化之前,中国人有没有窝里斗?也有的。兄弟相残,父子相残,夫妻相残这些现象,在中国长时间的历史上有没有?有的。那么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何处?实际上是来自人的动物性。人的动物性让人比较容易自我中心,容易让人看重自身的利益。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呢?中国文化就是希望你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你的利益很重要,但是别人的利益也很重要,所以要懂得谦让,要懂得整体利益的重要。中国文化是让人们去克制自己的动物性,但人的动物性不太容易克制。窝里斗是什么造成的?实际上是人的动物性造成的。所以这么去理解的话,就可以知道什么是西方文化。其实西方文化无非是肯定人的动物性,弘扬人的动物性,扩大人的动物性,用自由人权的名义来包装人的动物性。而中国文化是认识到人的动物性固然是不可缺少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动物性,但是不能让动物性放纵。所以要“发乎情,止乎礼”。“情”其实就是动物性,“礼”其实就是人性,就是这个社会的道德、信仰、理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告诉人们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这才是中国文化。不过,也不能简单怪西方文化,只能说西方文化将人的动物性强调了,鼓励了,放大了。
主持人:那您看他这里也谈到一个问题说,外国人也批评中国人不团结。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说毛泽东时代是一个非常讲究团结的时代,我们在记忆中都会感到那个时代那种军民团结如一人,大家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但恰恰是那个时代,它又被外国人批评为高压专制的时代,说中国人在那个时候没有主体性,不自由,一切都听领袖的意志,服从集体的领导,这使人民失去了自由和活力。你看他一会儿批评你团结,一会儿又说你不懂得团结,这个前后是很矛盾的。这应该怎么解释?
韩老师:西方人实际上没有一整套严密的逻辑,他是以他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的。当中国人团结起来变得强的大时候,对西方利益构成了重大威胁,所以他要批评你,不能说你太团结了,是吧!“团结”这个东西像是表扬你,对不对?他只能说你专制,你高压,你违背人性,你不自由不民主,他也只能这么说。等到哪天真的不团结了,他又来批评你窝里斗。总之,所有的理都在他那儿。所以西方人这个话该怎么听,我们还真是要警惕。中情局不是有《十条诫令》吗?《十条诫令》的要害就是要鼓励中国青年人怎么样放纵,怎么样堕落,怎么样学会享受。可是放纵、堕落、学会享受一定是不会团结,一定是会窝里斗,所以他们的狼子野心我们必须要警惕。
中国人的大树型人格与西方人的小草型人格——对于“死不认错”的另类解读
主持人:柏杨还说道,中国人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因为这种窝里斗哲学,中国人产生一种很特殊的行为,就是死不认错”。他说“中国人不习惯认错,而且有一万个理由去掩盖自己的错误”。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韩老师:这个跟鲁迅先生讲的中国人好面子是一个道理。因为好面子嘛,哪怕损失了里子也要面子,这个面子就是不认错。这个问题我认为非常有意思。什么叫面子?面子就是一个人的整体,一个人的总体,一个人的主导方向。一个人要维护自己的整体形象,维护一个人的主导方向,我看这个没有什么错误。中国人认识这个世界实际上比西方人要来的成熟,来的高明。当然西方人里头也有一个叫黑格尔的。黑格尔曾经讲过:真理就是整体。黑格尔讲,哪怕一个三岁的小孩也是有整体感的。那么整体感意味着什么?整体感意味着局部的认错是可以的,要整体认错那就不容易了。整体认错是把我这个人整体否定了,那当然可能不见得去认这样的错。西方人可能就没有整体,他们唯利是图。一旦唯利是图,他就容易认错,唯利是图的情况下他就不是人,不是人,他认起错来就很容易。一个小狗你打它揍它,它可能汪汪叫就退了;你要打一个人就不容易,他宁死不屈。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很可能是好事。所以死不认错这个事情得两面说。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择善固执”,是说一个人为人做事情要有执着的一面。执着就是不认错,不认错的前提是他择过善的,他是选择过的。如果没有选择过,他就容易认错。西方人为什么容易认错?他可能就没有选择过,无所谓善与不善,他也就无所谓固执与不固执。所以西方人就有可能是小草型的人格——小草型的人格就是随风倒,这边东风吹来了说“你错了”,那他就倒向西边;西风吹来了说“你又错了”,那他就倒向东边。所以,容易认错也可以认为是“墙头草两边倒”。大树不容易认错:东风来了,大树站在原地不动;西风来了,大树还站在原地不动。它至少树根和树身是不动的,这就叫不容易认错。树梢可以认错,说往这边摆就往这边摆,往那边摆就往那边摆。树梢可以认错,但树根树干不能认错,知道吗?所以有理想有信念的人,选择过的人,他其实就是不容易认错。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就事业,担当社会责任。小草型的随时认错的人实际上是儿童啊!我觉得这个事情都是要两面看,柏杨只是看到不愿认错的负面的东西,我觉得不愿认错很可能还是成就大事业人的特征呢!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柏杨是属于选择性的看法。柏杨的这种看法被我批评为叫“魔眼看人,人皆是魔”。就是他对你有恶感,认定你是坏的,哪怕你是好的,你也是坏的,你的优点也是缺点。
弱肉强食、奴颜卑膝的深层次性格使西方成为柏杨眼里的“西施”
主持人:要是这样说的话,柏杨是不是像现在用到的一个词说的那样叫"选择性失明"?就是当他认为中国文化有问题的时候,哪怕是优点他也会看成是缺点,而西方文化中的缺点他也会看成是优点。
韩老师:对,情人眼里出西施嘛!西方在柏杨眼里就是情人。所以西方哪怕再坏,那它也是好的,比如西方强盗资本主义、血腥的掠夺屠杀式的资本主义,他说是推动历史进步啊!中国人如果彬彬有礼,他说你这是虚伪、缺乏活力啊!
主持人:对,您刚才说到的确实是这样。他在评价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观点。他说在美国参观了印第安人的保留地,看到印第安人至今还在保留着那些几百年前的手工艺,于是就感叹说:“印第安人这样的民族被屠杀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拒绝接受西方的现代文明。美国人现在很仁慈,给了他们一块保留地,但美国人不会永远这样对他们”。而且他用了一句话,叫“站着茅坑不拉屎”,说“现在让印第安人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但总有一天他们是要灭绝的。如果不接受西方文明,他们迟早还是会被美国人赶出去的”。
韩老师:所以你看美国人杀人,他说是推动历史进步,是吧!中国人文明,他说这是懦弱。为什么西方会成为柏杨眼里的情人?这是个要害。我看背后无非是一个柏杨很不愿意承认的东西,就是屈服于强权。说到底西方是强者。当然蒋介石在台湾也是强者。但是在柏杨看来,蒋介石这个强者是个二流强者,不是真正的强者。实际上柏杨宁愿服从西方那个一流强者,也不愿做二流强者的奴隶。他宁可做一等强者的奴隶不愿做二等强者的奴隶。他无非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说,柏杨身上还真是有一个弱肉强食、奴颜卑膝的深层次的性格。这个柏杨肯定不承认啊!因为柏杨在台湾的形象是反抗强权,反抗蒋介石啊!但你反抗蒋介石这个强权的时候,却屈从了西方这个强权。这不一样是屈从于强权吗?当他对印第安人被灭绝做这种评论的时候,那为什么柏杨不把这个评论延伸一把,说“中国人你既然这么丑陋也该灭绝”呢?
主持人:嗯,他也是这样一个逻辑。
韩老师:其实按照柏杨这个逻辑,就出来了刘晓波的“三百年殖民地论”,说“你中国人既然丑陋啊,既然脏乱差啊,既然窝里斗啊,既然这么不上进,这么不思进取,那就让美国人、让西方人来对你进行殖民地的统治”。所以,柏杨的思路和刘晓波的思路就这么密切地关联起来了;所以,刘晓波、柏杨这样一些人客观上就成为了西方在华的代言人,就成为了汉奸。柏杨肯定不愿承认自己是汉奸,但是你这逻辑就是汉奸的逻辑。
主持人:而且他这个表述已经很赤裸裸了。他在谈到鸦片战争的时候,说“鸦片战争是外来文化的一个横的切入,对中国人来说固然是一次国耻的纪念,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未尝不是一次大的觉醒”。而且他说“我们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如果没有鸦片战争,那现在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他还有一个说法是“如果鸦片战争早三百年发生的话,也许中国的改变要更早一些。”这可能比刘晓波的“三百年殖民地”说的还要更过一些。他说“如果要提早一千年的话,那中国会更好。”
韩老师:所以,这样一个汉奸心态就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了!柏杨在80年代如果遇上张宏良的话,我估计张宏良会给他带上一顶帽子就叫“带路党”,而且还是“右派带路党”。可惜“带路党”这个词当时没出现,所以用的帽子比较陈旧,就叫“汉奸”。那进一步说,胡耀邦算什么?他帮带路党带路,是带路党的带路党。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了。我想胡耀邦主观上也确实不想当汉奸,他也是想为中国好。但是耀邦同志真的不懂历史,不懂文化,所以一群西方带路党型的知识分子一忽悠他,他也就上了他们的贼船了。后来,胡耀邦因为放纵资产阶级自由化而被拿下,免去总书记职务。这至少说明中国当时对带路党还是有抵制的,还是有识别能力的,至少有一部分人还知道胡耀邦这种做法,包括《河殇》这一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的做法,其实是自掘祖坟、自毁长城,这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主持人:那像柏杨这样一些人,就为后来的中国在文化上彻底的崩溃,完全跪倒在西方文化的面前是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韩老师:是,没错。我记得在80年代,还有一个四川籍作家,我印象是叫魏明伦吧,为潘金莲、西门庆翻案。为潘金莲、西门庆翻案的理由就是武大郎这么丑陋,居然娶了这么漂亮一个潘金莲!这不是压抑潘金莲的人性吗?潘金莲和西门庆之间,那是属于年轻人情投意合,是伟大的爱情啊!他大体是这个逻辑。那么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冲击之下,今天中国年轻人就变得越来越放肆,越来越没有相互之间的忠诚感,最后甚至变成所谓“一夜情”。然后,家庭就越来越分崩离析。中国,别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在瓦解或者已经瓦解,甚至连个人的小家庭都在瓦解。这是什么力量?这就是西方文化的力量。本来中国这个家庭,你可以说它封建包办,但是白头到老的家庭在传统中国社会是很多很多的。年轻人也不是一开始就会处理夫妻之间的日常关系,但是慢慢地他也就都学会了,慢慢地也就变成白头偕老的和谐家庭了,这说明中国文化是鼓励人团结的,鼓励人长期合作的。但西方文化来了之后,家庭都解体了。这是不是说西方文化来了,挑逗了我们家庭内部的窝里斗啊?放大、鼓励、挑逗窝里斗啊?那么究竟是什么文化鼓励、挑逗窝里斗,那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主持人:那如果要是这样说的话,就让我想起了一百年前在中国知识界有句话叫“睁眼看世界”。如今走到今天这个境地的时候,我们真的要再一次来睁眼看世界了!看看中国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矛盾、困境和危机,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有问题导致了今天这样的状况,还是因为学习了西方文化负面的东西才走到这样的境地。
韩老师:对,你刚才说到了西方文化负面的东西,这个说得很好,因为西方文化有两面:既有主观上讲自由、民主、人权,客观上会鼓励自私自利、鼓励人与人之间弱肉强食的这种主流西方文化,也还有如“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鼓励团结的文化,也还有如“让人忏悔”的基督教的、天主教的文化。刚才讲了,西方文化也有西方文化中的非主流,比如马克思主义鼓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文化,实际上是西方文化中的非主流,还有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文化、天主教文化也是西方文化中的非主流。这个东西确实比较复杂啊!基督教文化来到中国的时候,它是以什么面目出现的?不是以劝人向善的面目出现的,而是以基督教的传教士来到中国欺男霸女、占地占房、抢劫掠夺的面目出现的。特别是在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基督教那些传教士实际上是无恶不作的强盗。所以,他们实际上跟西方的主流文化浑然一体——都是弱肉强食。所以,我们就以为西方只有一种文化,就是弱肉强食的文化。当然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鼓励人们团结,但是,这确实也有问题:马克思主义是鼓励我们团结,希望我们团结起来。但是怎么团结?他其实不太会。因为怎么团结这个问题一定涉及到谦让,一定涉及到牺牲,一定涉及到奉献。这些东西在马克思的定义当中都会具有僧侣的特点,会被认为是属于“僧侣型的社会主义”。这里是有点儿悖论的。那么不管怎么说,大体上西方的主流文化是一种弱肉强食的文化,大概西方人自己也不否认,这是它的要害。它无非是有一个漂亮的外包装,叫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我们把这两面都看透了,把它综合起来,才会认识到,其实柏杨是只看到西方文化漂亮的外衣,没有看到西方文化弱肉强食的本质。因此他是一个上当者、受害者、受骗者。因此,我把柏杨这种人定义为“客观汉奸”,他在九泉之下会比较满意的。
主持人:那好,我们今天主要从现象层面来梳理了一下柏杨所列举出来的中国人这些丑陋的表现。在他看来中国人之所以会如此丑陋,是可以从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层面去找原因的。那接下来在下一期节目中,我们就来分析中国文化也就是他所说的酱缸文化中有哪些“毒素”。那今天我们的这期节目就到此为止。谢谢韩老师!下期节目再见!
韩老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