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12年宏观经济定调,中央很纠结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明确指出2010 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而最引人瞩目的,是再次给房地产调控目标定调,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促进房价回归”说法,在上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我在《温家宝的“回归到”,令开发商寒从心起》中就曾解读,这“合理的价格”前面,去年是“保持在”,而现在是“回归到”,差别还是很大的。
应该说,2012年的房地产市场,注定是惨淡的,至少上半年不会有大的起色。但我们不要忘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也会给国民经济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与其紧密关联的钢铁、水泥等建材制造业已经遭受重创,未来还将进一步恶化;近期,处于房地产产业链上的建筑业、园林绿化业已经感受到了影响;未来几个月,装修业及家具、电器、汽车制造业,均将直接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围绕房地产业的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与交易(中介)、房屋租赁、房地产评估、房地产测绘等服务业也将严重受挫,房地产业的支柱作用将遭到削弱。
房地产业的低迷,还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萎缩。一方面,土地流拍现象加剧,地方财政压力将明显增大,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矛盾异常突出,建设速度或许会无奈地放缓。另一方面,因为新建“可售房”数量的急速放大,销量的急剧萎缩,开发商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商品房建设速度放缓程度难以预见。
正因为中央也看到了这一点,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
中共中央12月5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时,胡锦涛也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关键是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结合起来。
而自12月5日开始,央行在近3年内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就预示着我国货币政策新一轮逆方向调控正式启动。
不难看出,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明显存在相互矛盾、相互抵消的地方,反映出中央在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时,也显得相当纠结。
笔者以为,就目前经济态势来看,2012年的经济运行不一定会出现大的波动,但总体形势并不乐观。2008中国经济调整,是单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所致,完全是被动承受;而2012年的宏观经济,将遭受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和国内房地产调控、CPI调控效果显效后,政策很难转弯的“双重压力”,即使总体环境明显恶化,中央政府面对刚刚见效的房价下跌、CPI回落,恐怕也不会如2008年那样高调“救世”。因此,此轮以抑制CPI、调控房价为目标的货币紧缩政策,已造成宏观经济调控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