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可谓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尼姆水道、古代中国的都江堰和万里长城,都是人类祖先开始项目实践的标志。有项目,就必然会有项目管理,但当时,对项目的管理还只是凭借个人的经验、智慧,依靠个人的才能和天赋,根本没有科学标准。
事实上,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起源于军事。1917年。亨利·甘特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用于车间日常工作安排,经理们按日历徒手画出要做的任务图表。其后这一工具成为军事项目中对工作进行计划和评审的标准模式。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杜邦公司的路易斯维化工厂创作了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用于研究和开发、生产控制和计划编排,结果大大缩短了了完成预定任务的时间,并节约了10%左右的投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一时期,美国海军为研究北极星(Polaris)号潜水艇所用的远程导弹FBM的项目,开发出了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的应用是美国海军顺利解决了组织、协调参加这个项目的遍及美国48个州的二百多个主要承包商和11000多个企业的复杂问题,节约了投资,缩短了25%的工资。当时的项目组织者,想出了一个方法,为每个任务估计一个悲观的、一个乐观的和一个最有可能的工期,在关键路径法技术的基础上,运用“三值加权”方法进行工期估算和进度计划编排。
现代项目管理科学便是从计划评审技术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合了后来的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技术和挣值(Earned Value)分析技术,形成了一门关于项目资金、时间、人力等资源控制的管理科学。
当前的世界经济正进行全球范围的结构调整,促使各个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进行业务的开展、如何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创新。这就是大部分企业得出的答案,为了跟具有竞争力,必须不断地降低成本,加速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这就需要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从概念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围绕产品重组人员,将从事产品创新活动的各种人员组织到一起,在产品开发到市场销售全过程中,形成一个团队,这就有了项目管理的用武之地。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将完成项目的所需的资源在适当的时候按适当的量进行合理分配,并力求这些资源被最优利用。
同时项目管理也是适应“用户满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的。“客户就是上帝”,“客户就是衣食父母”,这是当前大部分企业向员工灌输的思想,项目管理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