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不制造白痴


  你在社交网络上花的时间越长,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就越短,成绩就越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可能很多人都不假思索地说“同意”,但恐怕只是出于直觉。之前有关社交网络的研究显示,社交网络使青少年表现出自恋、反社交、不动脑子、过激等非正常行为,还会影响学习成绩,但最近一项研究的结论恰好与此相反:社交网络不制造白痴。

  该研究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洛克海文大学(Lock Haven University)的教授雷诺·朱昂科(Reynol Junco)领导。他发现,对Facebook的使用确实影响学生们的总平均分(GPA),但这种影响微乎其微。

  研究显示,每在Facebook上花一个半小时,平均只会降低0.12分。而且,学生们花费在Facebook上的时间与花费在作业上的时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当一个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用来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刷最新消息时,占用的这部分时间来自于其他活动,而非做作业。学习成绩受影响的程度与学生们在Facebook上的不同类型行为有关。比如,分享链接与提高分数有关,而更新个人状态则可能导致丢分。此外,Facebook的使用情况还是学生们参加课外活动程度的指示器,二者的活跃度成正比。

  朱昂科教授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自己对于这个结果也很意外,这说明“无节制地在Facebook上耗费时间与否定结果有关,但只是每次登录查看几分钟却不会这样”。

  国外知名科技网站WebProNews的作者乔希·沃尔福特(Josh Wolford)认为,认为当今人们对社交网站成瘾这一纠结看法,在制造导致社会问题的“恶魔”方面从未失手过;这项研究虽然未绝对地声称社交网络如何影响青少年,但至少暗示,Facebook的用户并非白痴的一代。

  朱昂科称自己的研究与众不同。他在博客上介绍说,该研究是首个样本量达到1839名学生的研究,也是首个对Facebook的各类使用时间及频度进行更精确评估的研究;他首次将调查数据与实际的年级结合起来,也首次使用高校的GPA数据作为控制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