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往往也是知识产权密集区域,首先,每个时代的新兴产业都是各个时代最新科技、金融、工业、商业成果的深度融合。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方向。历史经验证明每次经济危机之后,往往孕育着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金融危机之后,50%以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主要产生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而且有越来越增加的趋势。
其次,新兴产业凝聚的技术,往往是世界上现阶段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按照国际惯例,各国都要对自己的高新技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比如说一粒新药,上面往往凝聚着几十个专利,今年四月份我们开会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数据,一个新药上面凝聚着上千件专利,当然有专家置疑,至少一粒新药几十件专利不在话下。
当然一个芯片更是被成千上万的专利所包围,像华为,自己现在有三万多件专利技术,核心的是150多件,每个发明都是在同时用专利技术保护起来。
由于新兴产业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为主,而高新技术往往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以也就天然地获得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条件,难怪现在有人讲,现在不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专利经济时代。
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强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制高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但是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刚刚拉开序幕,比如说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上台,马上宣布新的能源政策,而且美国已经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3%的历史最高水平。大家知道发达国家平均投入2.2%,去年我们已经达到1.7%,我们国家目标是2020年成为创新性国家一个标志就是研发投入跟发达国家一样,也要达到2.2%,但是美国现在已经拿出3%的GDP做研发。这是历史上最高的。美国力图在新能源、金属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领域取得突破,最近又提出科技主攻方向,主要是节能环保智慧地球。欧盟选择到2013年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重点是生物制药,日本是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俄罗斯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
面对这个国际局势,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一次会议上强调,发展新型战略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型的战略产业,关键是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2010年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养战略性产业技术,将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重点方向,最近发改委的宏观研究院的院长告诉我,现在中央又提出七加一,一就是文化创意产业。
应该说这七个产业,基本上也就是我们中国企业科研技术人员要抢占的制高点,当然大家知道,枪战片里面谁先抢占制高点谁就赢得胜利,这七个产业里面也是这样的。
第二点想法就是知识产权可以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个地方我讲两小点。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产业的大部分关键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在一些新兴产业,只要我们发展的政策目标灭亡,选准选对了,完全是可以实现跨越的,比如美国的能源部长在最近演讲中特别提到,中国在许多的关键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世界性成功,比如高压输电领域,中国配置了世界第一批超高压交流直流传输线,比美国传输效率还要高。另外在高铁领域,六年内中国已经从技术进口国变成技术出口国,建成了世界最快的列车,本周京沪线,第一趟班车票十分钟就卖完了。中国正在建设30多座核电站,数量超过世界任何国家,而且正在积极研发第四代核能技术,在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都已站在与世界同步的起点上,甚至有的已经超过了美国,这是美国能源部长讲的。
凡是在这些领域超越西方技术的,几乎都有知识产权在发挥助推作用。比如高铁,2009年统计300多件专利,现在已经近千件,苏州市现在已经是全国所有的城市当中,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GDP总产值2.85万亿,发展速度很快就要超过上海。
而且现在我给大家讲,苏州已经被我们专利界称为专利珠峰,苏州市的专利数量在全球是最高,第一位,而且江苏省现在已经超过了广东,苏州的发展和专利是密不可分的。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懂得了利用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自己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水平。等会儿安总会给大家讲具体的例子。
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的申请量超过39万件,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三千多家企业申请了1.2万件国际专利,我们已经将每万人申请量3.3件写进了十二五规划,去年年底,十一五末,国家平均每万人申请量1.7件,十二五末每万人3.3,这意味着到2015我们国家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会达到75万件左右,这个数据肯定会第一,要超过美国,在这里我想讲一个不是巧合的巧合,而且这个巧合当中有着必然因素,那就是说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GDP总量现在是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现在的数据也是世界第二。这有没有必然联系,大家自己想,那么IMF,国际基金货币组织预测,2016年中国的GDP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据普华永道预测,十年内,到2020年,中国GDP有可能超过美国。
那么我要在这里讲,不管怎么样,中国发明的专利肯定要比GDP早一点居世界第一。所以这个呢,专利跟GDP之间的必然性,大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是因为我公布的数据大家就盲目乐观,而要看到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我们的发明专利技术含金量比较低,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还不在我们手中,比如刚才讲的,我们国家建的核电,现在在全球规模是最大的,但是我要讲,我们国家在核电安全技术方面,差距还很大。到2011年3月,全球范围涉及核电安全的专利申请492项,这些专利绝大部分不在我们这儿,而集中在日本、德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像这次日本发生的福岛核电站的泄露事故,它的应急冷却,堆芯熔化等技术,如果咱们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中国也发生一场地震在我们的核电站附近,如果这些领域出现问题,这些关键技术我们手里没有,我们就要受制于人。
所以我们虽然有成绩了,但是我们要看到不足,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
第三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知识产权研究,目前还是比较全新的课题,如何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好务,做了大量的摸索,帮助宏观决策选好技术突破口,我们从2004年起每年都编辑出版各行业专利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先后完成了干细胞,抗冰雪输电线路,纯电动汽车,太阳能领域,双离合器、互联网,包括最近刚刚完成了高端装备制造的课题。
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做了这些工作。这些课题呢,主要是通过对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国内外专利申请人的分布情况,专利布局,专利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发掘出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和做大做强的技术领域,从而指导企业结合自身技术基础,产业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生成更好的专利技术。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它将成为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又一个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做好这项服务。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