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戈理《钦差大臣》有这么令人玩味一句话:上帝如果要使一个人灭亡,必要先让他疯狂,对于某个特征群体也大约如此。至于如何失去理智的原因就难说了,有人因为贪婪,有人因为热爱,有人因为月亮,有人因为地球进入震动模式。
难得的是如果有些能从疯狂中恢复理智,警醒过来,唤醒所有人的理智,共同进入理性状态,尽管可能如同酒后的宿醉醒来非常不适,但是比起一群人疯狂的酒后驾车安全多了。中国的房地产业大抵如此,疯狂的欣快过去了,残局还不算太坏。急就章的限购令之后,有着初步试点运行经验的税收抑制,回归理性预期的平缓上升。
开始酝酿中的减税方案细节未出,不过对于各个产业的发展应该是利好。
另一个角度的财政制度性改革仅仅在地方债开闸有初步突破,至多增加地方政府收支部分透明性,而对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税收划分上未见新章法。如要对于教育部问责地方学校校车问题就显出荒诞了,且不说仅仅依赖占中央财政不足3%支出来实现地方教育的支出不可能,管理半径之长也是没有效率的。这种荒诞性还表现在中央财政必须支付外交、文化部分被划归在一个口径里被质疑。而多数地方财政不受约束的收不抵支的情况被掩盖在总的国家预算光鲜帐表里继续发酵。当然如果地方债作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的起点,则应该视为具有庞大政府资源的中国进一步合理有序发展公共服务的利好。
好在多灾多难的中国人一直非常理性,总有人在那里居安思危。看着美国在亚洲的布局,很多人都担心,中美对抗时代到来了,如同911前曾经的411,结果拉登登场了,中国人赢得10年机遇期;不过今天传来的消息好像缓解一些,比如伊朗将军说: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就像喝杯水一样,让强悍的美国将军们又找到了方向。似乎波斯人、阿拉伯人的辉煌历史总是让当今中东交织着雄心与烈火,罔顾世事变化、国力衰微。
因此尽管美欧危机不断,2012应该是一个中期格局中的一个不算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