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贫困县的豪华路灯照出了什么?
(本文2011年1月4日在《中国经营报》发表)
据媒体报道:12月28日,省级贫困县陕西蓝田县北环路上安装的路灯群。两排灯共36杆,每杆路灯上有136盏小灯,36杆路灯共有小灯4896盏。有市民算了一下,这36杆路灯如果全部打开,每天开灯6小时,一个月就要耗电9690度。
豪华路灯群照出了什么?
豪华路灯群照出了地方政府领导重视形象工程轻视民生的本来面貌。漂亮豪华的路灯形象很好,远比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地区的许多路灯更漂亮、更豪华、更气派,蓝田县领也一定会如此豪华漂亮的路灯形象感受到很有面子。然而豪华路灯一天用的电够普通居民家庭用半年的事实与路灯的豪华形象极不相称。豪华路灯照亮的是当地领导人重视形象工程的决心与信心,照亮的是他们对改善民生的淡漠之心。
豪华路灯群照出了贫困县的城建一样可以大手笔大气派,极尽奢侈与大方,而不是精打细算。2009年蓝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297元,500米路段的豪华路灯一个月费4800多块钱,一年的路费能救助13个半分文无收的农民达到平均收入水平。这是何等的气度?与省级贫困县蓝田县相比,沿海发达城市的领导和市民们应该汗颜,六到十米高三十米间距的路灯太过寒酸,太过小家子气了。看今日蓝田之气派,谁与争峰?
豪华路灯群照出了滥权与私欲的影子。豪华路灯的运行费用豪华,一次性的投入与安装更是高投入。豪华高配的路灯违背常识与常理,管理部门有没有滥权?决策过程有没有涉及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腐败影子?蓝田县住建局路灯管理站站长沈世平辩称的这段路灯都是一家企业出资的,是公益性出资的还是钓鱼式的投资?公众需要蓝田县的上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还原贫困县豪华的背后真相。
豪华路灯群照出了扶贫监管的漏洞。上级政府每年都要向贫困县拨付大量的财政补贴、拨款等转移支付,这些钱是不是用到了真正的贫困县?是不是真正用到了提高贫困县中最贫困人员生活水平?是不是真正用到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造血功能上去了?一个可以享受豪华路灯群的地方为什么能享受扶贫资金?这些管理方面的漏洞与质疑需要监管部门对公众作出回应。
豪华路灯群照出了节能减排在基层是只许县官豪华不许百姓用电。年底前包括陕西省在内的各省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纷纷拉闸限电,居民的照明、企业的生产都受影响。豪华路灯照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与时俱进:形象工程与领导面子才是最重要的,提节能减排的口号是领导的事,节电停灯是老百姓的事。
豪华路灯群照出了爱心被伤害的明证。各级领导和全国人民对贫困县给予了特别的关心和支持,然而蓝田县的豪华路灯第N次证明了爱心是可以被利用的,情感是可以被消费和伤害的。试问豪华路灯的决策者:以后你们准备让外界怎样输入爱心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