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汽车股仍将延续低估值


 

2011年的汽车股仍将延续低估值的趋势,不能寄希望于咸鱼翻身。但长期看汽车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其应有的价值会充分体现。

1、低估值的成因

汽车股的低估值主要是较低的股价和较高的盈利支撑。虽然目前的汽车股股价比几年前涨了几倍,但还是希望其股价相对平稳。11年的低估值主要是高盈利的支撑和一定的市场信息压力。

 

2、年初汽车行业超预期

在2010年的汽车市场下半年火爆乃至12月疯狂的过程中,汽车厂家销量逐步有序控制,这也是较好的调控策略,防止数据的过热。

今年的1月的部分厂家转移10年的开票数据,这样导致1月的销量环比12月增长20%,这个数据增长带来的是销售额的增加,成本留在10年,利润送给11年,因此11年的年初利润表现很好,这个利润贡献也会带动11年的全年利润,因此利润较好。

 

3、11年是调整年

以狭义乘用车为例较明显。2002年的车市爆发增长拉动私车普及的第一个增长周期,3年平均增速45%,在02-03年的暴增后,04年进入低迷调整期。由此完成第一个爆发式启动周期。第二轮增长周期从05-08年,4年平均增速22%,在05年的平和增长后,06-07年处于较快增长期,这一轮的年增速并不高。第三轮增长周期从09-11年,预计3年平均增速30%,09年-10年的世界危机恢复期的中国车市实现高增长,11年进入增长后的调整期。2012年开始新的一轮增长周期。未来国内乘用车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4、成本增长较快

近几个月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三次利率调整进一步紧缩了流动性,抬高了资金成本,而汇率变化力度较小,这然带来春季的民工荒爆发,而且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连续上涨压力很大。

更为严峻的是利润的大幅缩水,利润是成本与市场价格的中间部分,去年的市场很好,中间利润很大。而今年的市场压力巨大,而竞争不断加剧带来的出厂实际价格逐步回落。中间的利润将首先快速压缩,期望销量低增长和利润平润平稳增长,是很不现实的。

 

5、11年的预期压力逐步加大

我们作为行业内人士清楚地知道,批发销量不代表市场的走势特点,这是包含巨大的主观运作的结果。而市场的压力将在春节后快速体现。

11年的开局压力似乎还好,但随着吐数据完成和经销商库存补充完成。市场竞争压力逐步加大,但一般来说市场以稳定为主,

受累于北京“治堵限购”的影响,市场担心其他城市推出相关政策,行业整体压力也较大。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今年的压力在于年末,也就是持续的风险积蓄,过分的乐观和寄希望于年末的救世主再次出现是不现实的,下半年的市场增速将很严峻。

 

6、税收调整的压力

随着10年11月的内外税制统一,各合资车企需在原税费基础上增加4%-10%的支出。对于年收入上百亿,且习惯了特殊待遇的合资企业而言,这些本来就该交的基本税负将动辄支出数亿元,其在中国的丰厚利润将面临打折。去年利润完成情况非常好,股东们认为2011年利润完全应该更上一层楼,但考虑到“两税”增加等因素,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因此合资厂家各项措施的平衡性因素较多,上半年利润仍在力争保持,下半年就很难说。从股市的角度看,10年的利润总量不错,但增长幅度回落,这样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但我们还是相信,中国私车普及仍处于普及期,11年是兔年,是对龙年和虎年高增长的调整期,是3年振兴规划的收关调整期,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光明、钱景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