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监督执行
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楼市政策很有针对性,应该说是很好的,体现执政为民,关键是地方政府的执行,还要有监督政策执行的机构,中国楼市调控政策出台最多,对开发商压力越来越大,但房价并没有调到合理区间,而且政策已松动很有可能伺机反弹,楼市调控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更在于监督执行。
不错,在“新国八条”、房产税、限购令以及加息的步步为营下,地方楼市交易已显寒意。有关人士认为,调控政策显效有一个“滞后期”,交易量的下降能否转变为真实房价下降而惠及百姓,并避免伤及“合理需求”,将取决于调控政策“组合拳”的持续性和执行力。
“新国八条”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调控最严厉的政策组合。它明确了房地产未来发展的目标——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建设商品与保障房双轨机制。根据“国八条”要求,限购令将覆盖全国,但“停购”政策更成为楼市“利剑”。而购房信贷再度“绷紧”,以及新一轮调控全面收紧开发商资金来源等,使得市场重新洗牌在所难免。当前限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成为房地产调控的一种长期性政策趋向。限购、限贷,减少市场上投资、投机性需求;同时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供应,这两种力量形成合力,将引导市场逐步走向顺畅。
过去楼市调控运行轨迹大体如此:宏观调控政策频出——买房人引颈观望等降价——开发商放慢上市节奏——供应量减少——反向解说调控政策,“利空”成“利好”——房价上涨——热点城市供求缺口放大——房价加速甚至急速上涨。 这里不仅缺少对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实施调控政策的监督执行环节,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部分开发商和金融机构等房地产利益关联方综合作用成为调控政策的“消融剂”,房地产企业、银行和地方政府正是阻挡房价下降的“三个火枪手”。 所以希望2011年是楼市调控政策的“监督执行年”,关键是要将调控政策、措施执行到位,遏制对楼市宏观调控作用的消解因素。
新“国八条” 让楼市调控更给力
调控政策难抑楼市刚需 改善性换房最给力
让楼市楼市归民生 关键在于调控政策执行
楼市呼唤调控政策“执行年”
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深度承压
统计局改进房价统计方法
调控升级能否让房价回调
算一算各类住房缴多少房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