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近日证实,曾于2010年12月20日以落槌价1325万元拍出的,证明钓鱼岛归属中国的历史文献——钱梅溪手稿五册包括《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由于买受人违约,将于3月份在京重新拍卖。
据了解,钱梅溪的这段文献记载了1808年清代文学家沈复经钓鱼岛赴琉球途中的所见所闻,对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描写清晰地勾勒出文稿成形时期中国国界的钓鱼岛段,比日本宣称古贺辰四郎在1884年发现该岛的时间早了76年。(中国经济网)
爱国是一种意识形式,是从内心里希望国家变得更好,而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国民组成的共同体,所以爱国,也就是希望国民生活得更好。如此一来,爱国的行为就可大可小。相比这种让拍卖者偷笑的“爱国”豪情,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承担起一个公民的责任,比如热心公益、爱岗敬业等,那其实要有用得多。
在日美频繁联合军演向中国施压,企图将钓鱼岛武装“夺回”的紧要关头,这样一部象征我国拥有钓鱼岛主权、人人都知道其重要价值的铁证,而且事实上早已超出了物品本身的经济价值、具有无可估量政治价值的铁证,连这个都可以当做一个商业的噱头来赚钱,难道国人的爱国情怀真能被金钱所“吞噬”吗?尽管拍卖之前,举办方就带着满骨子被侮辱被欺凌后的“愤青”气味,套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而挂上“谢绝国外人士参拍”的牌子,并称拍卖品系“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铁证”,“涉及中国主权”。但假如真是钓鱼岛归属铁证,真有如此高的文献价值,怎么又能随随便便就拿出来拍卖呢?
我们拿天安门城楼来做个比喻,它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同时理所当然的也就是整个北京乃至国家的象征,即使卖掉天安门城楼的一砖一瓦,人们也会认为是卖国,上善若海坚信,即使整个中国已经无可救药、无可出卖而被迫卖身保命的时候也不见得会拿它去拍卖。正象中国再穷也不应该拍卖天安门城楼一样,中国再穷也不至于、不应该拍卖象征着我国自古即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这一铁证。(上善若海)
古人深知“出口无凭,立字为证”的道理,《海国图》的发现,无疑在钓鱼岛问题上又多了一份铁证,再次证明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爱国主义是崇高的情感,不管这种拍卖是以何种名义来实施,中国人民爱国的情感不应被五花八门的商业行为所借用,
上善若海:拍卖钓鱼岛归属中国铁证扶贫,等于卖子嫖娼
丁寅:既是钓鱼岛归属铁证又怎能拍卖
陶短房:“拍卖爱国主义”可以休矣
“钓鱼岛归属中国铁证”重新拍卖:中国人民爱国情怀不应被商业行为所借用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