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最后一个市场——朝鲜
第一节 朝鲜的经济形势
朝鲜国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朝鲜半岛面积的55%,人口约2 000万,占朝鲜半岛人口的30%,
朝鲜由于维持旧的经济体制,加上资金缺乏,生产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很低,近几年来经济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1990年约下降3.7%,1991年下降5.2%,1992年下降7.6%,1993年下降4.3%,1994年下降1.7%,目前,经济形势仍未见好转。1995年夏天朝鲜发生了破坏性极大的水灾,使约50 万朝鲜人食品短缺,甚至忍饥挨饿。
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中,朝鲜首次向国际社会求助,公布受灾情况,接受日本和韩国的大米援助,允许联合国有关专家到国内评估灾情。这些举措反映出其对外政策已出现某些变化。
1996年新年过后,一场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活动在朝鲜全国迅速展开,然而又遇到了自然灾害,朝鲜的粮食短缺问题进一步恶化。1997年2月,朝鲜第一次提供了它缺粮的详细情况。朝鲜当年缺粮230万吨,这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的数量差不多。朝中社说,朝鲜一年需要784万吨粮食,其中482吨要用做口粮。朝中社援引一位政府官员的话说,由于洪水灾害,朝鲜去年只收获了250万吨粮食。连续3年的歉收加重了朝鲜的缺粮状况,使其更深地陷入饥荒之中。
据韩国的一份经济报告显示,朝鲜的对外贸易也处在持续下降状态;1995年对外贸易额为2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出口额为5.9亿美元,进口额为14.7亿美元,逆差8.79亿美元。
第二节 朝鲜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着手农业改革
1996年年底,朝鲜政府破天荒地宣布,合作农场的收获在超过一定数量后,农民可以自由地出售剩余产品,这意味者朝鲜开始着手农业改革。显然,这一举措与水灾引起的严重缺粮情况不无关系。
在朝鲜的约3 000个合作农场中,“分组”是生产活动的最基层单位。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次农业改革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各个分组上交给国家的粮食生产指标降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低的水平;
2.农民可以自由地出售超过指标部分的余粮;
3.把分组的农民人数由原来的10至20人减少到7至8人。
关于超额农产品可以自由出售的问题,按着已故金日成主席的指示早已开始执行。但由于指标定得过高,农民根本没有剩余产品,因而是有名无实。这次新的举措是为了再次支持农民可以自由出售剩余的农产品。
朝鲜领导集团内部现在正围绕着克服农业歉收的政策“进行着保守派与进步派之间的路线斗争”。如果情况属实那便意味着朝鲜开始容许存在“不同意见”。路线争论是1997年春天由世界粮食计划署奖励朝鲜种植两季作物引起的。朝鲜从1997年开始,接受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建议,利用大约10万公顷的水田试种水稻和稻谷两季作物。联合国人士说这项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开始引进市场机制
为了推动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朝鲜政府已经制定和颁布了40多个具有法律性的条文和规定,并于1992年设立了与实施开发计划有关的国内协调机关──负责外商投资的对外经济协作促进会。1994年又设立了接受审查外商投资、解决有关问题的经济协作机构和事务机关,从而为实现开发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扩大引资规模,朝鲜政府已于1995年在北京召开了投资说明会,1996年初又在罗津-先锋地区召开了规模更大的投资说明会,希望外国投资者积极参与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1996年9月,朝鲜对外经济委员会在召集外国企业有关人士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宣布,截至1996年6月,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已引进项目49个,协议金额达3.5亿美元,其中已实施项目22个,投资额为3 400万美元。1997年10月底我们到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考察时,得知这里已实际到位外资3亿美元,其中香港是朝鲜的最主要投资者。
1997年4月至5月,副总理孔镇泰还专门到该地区视察。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有关经济改革的计划书,计划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在其刚刚开发的特定区域进行贸易和金融方面的改革。
朝鲜已在自由贸易区内批准了一系列改革计划,包括废除在该区域内的二级外汇管制。所谓二级外汇管制,即除特别票据外不得将货币兑换成外币的制度。并实行了新的汇率,把1美元兑换2.2朝元变为了1美元兑换200朝元左右。这对于持有美元到朝鲜投资的企业来说,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工资等方面的成本。
1997年2月,朝鲜驻日内瓦联合国使团高级官员徐哲说,冷战结束意味着世界已经变了。朝鲜正在积极谋求外资和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他说:“过去我们大多同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如果不做调整,我们可能永远不能进入西方市场。全球市场已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我们在西方有更多的机会。”朝鲜正在为吸引外资修改法律和规定,不断扩大吸引外资的规模。除在罗津-先锋自由贸易区实行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外,朝鲜还计划设立新的引进外资地区,以扩大引资规模。
朝日进出口商社总经理朴应星说,朝鲜将在日本海一侧的元山和临黄海的南浦设立出口加工区,目前正在就法律措施问题进行研究。朝日进出口商社受朝鲜政务院下属朝鲜贸易促进委员会委托,在日本发挥着贸易代表处的作用。
此外,朝鲜还开始允许在外贸、运输、农产品加工和餐饮业实行自主经营,允许在自由贸易区建独资企业,允许在靠近中国边境的地区建自由市场等。
朝鲜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大。1995年1月加入《国际航线通过协定》后,同国际运输航空协会就保障其他国家的民用飞机通过朝鲜领空的安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会谈。1996年8月2日,国际运输航空协会宣布,从1996年12月开始,朝鲜允许所有国际民用飞机通过它的领空。朝鲜民用航空局也表示,朝鲜欢迎外国民用飞机通过朝领空,并将给予积极合作。
国际运输航空协会和世界上许多民用航空公司都认为,一旦朝鲜领空可以利用,将会大大缩短飞行时间和节约大量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