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如何规范中国房地产市场


  为切实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遏制投机性炒房,合理引导住房消费观念,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一、增大和优化住宅建设用地供应

  1.加大一级市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供应。

  2.加快推进“退二进三”、旧城拆迁和旧村改造工作。

  3.严格落实调整住房结构比例政策。

  二、加快现有住宅用地项目建设进度

  1.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

  2.加快现有商品房项目开发进度。

  三、加快返回地(即商住地块安置留地)建设进度

   四、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

   1.完善商品房销售管理制度。

  2.严格实行商品房买卖合同实名制度。

  五、规范二手房交易管理

  六、保持稳定、持续、松紧结合金融政策

  七、加强政策宣传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很多国内愤青都怒斥1985年美国强迫日元升值造成日本经济衰退20年,但是他们却忘了,日本人在90年代初期的兴奋与猖狂--------90年时,一个东京的房地产总价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有余。那时的日本人,自认为是整个地球的主人,声称美国已经没落,大日本帝国才是世界未来的领袖。

  也就是说,日元升值是在1985年开始的,而日本的经济衰退是91年之后才开始的。事实上,真正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的,就是88年之后的日本房地产暴涨。

  房地产的暴涨导致日本银行业的资金大量投入房地产业,而当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银行业陷入了结构性的死账坏账包围,随即整个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20年的经济不景气。

  中国国内的房地产价值,当然还没有涨到90年左右日本那么疯狂,但是也差的不多了。北京、深圳、上海任意一个大城市的任意一个大型楼盘,其总价值都可以与蒙牛、伊利这样的全国知名消费品行业巨头相当,这明显已经是房地产过热了。

  很简单的道理,以蒙牛伊利这种规模巨大的企业,其各地分公司拥有的中高层工作人员总计至少数千人,而一个不过几百套房子的楼盘价值就超过该企业的总资产。这意味着伊利公司绝大部分中层干部(即中产阶级,全国性大企业工作的中产阶级,是任何一个发达社会的核心支柱)买不起属于自己的房子。

  而当一个社会的中产阶级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时,则该社会的经济、政治稳定性都处于一个崩溃的边缘。政治的稳定性可以依靠强大的武装力量获得,经济的稳定性可不是拼命印钞票就能轻易解决的。

  而随着日本长达20年的经济不景气、香港近10年经济不景气、美国次贷危机等先例,房地产过热会带来的危害已经为经济学界所广泛认知,只是由于中国经济学家们的职业道德(即他们的经济学研究成果更多取决于其赞助者的身份而不取决于经济学基本原理及规律),因此在过去几年没有被重视。

  另一个问题即,房地产过热的危害,其实在2007年就已经为社会所重视,并已经促使中央政府通过控制金融业,有效压制了房地产过热。

  但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房地产业界与那些不道德的经济学家,趁这个机会鼓动中央政府为抵制尚未成型的世界经济危机而实施扩张性金融政策,导致了09年和10年的房地产暴涨。

  从目前中央政府的举措来看,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房地产过热带来的危险,采取了不那么合理的行政司法手段(非市场经济手段)来控制房地产过热。虽然手段不合理,效果有限(最有效的手段其实是老生常谈,即紧缩金融业投放,毕竟所有的房地产商、炒家都是用银行的钱在玩),但是可见中央政府的决心。

  所以,除非那些经济学家们真有颠倒黑白的本事,除非中央高层大量脑残,否则房价肯定会跌,毕竟开发商和炒家们的贷款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