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卢展工书记既把群众的心声说了出来,也直击到了干部作风问题的要害。腐败践踏党的先进性,亵渎党的宗旨,损害党的形象,腐蚀党的肌体,轻则导致党和群众离心离德,重则丧失民心、党亡政息。
学者认为,法令的滥用是政府公信力遭受质疑的主要原因;而一些领导干部职业素质低下与腐败现象的存在,则是造成官民对立”的根源。民众对党风建设、官员队伍建设、政府工作质量的评价,主要就是来自领导干部的作风,因而政府官员的素质低、形象差、服务态度不好,也就成为了群众心中最大的痛伤,既而成为了政府名声的败坏者。
卢展工书记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职责使命所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检验我们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就是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思想不清醒、认识不到位,甚至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割裂开来,才导致了“到底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怪论出现,以关掉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怪状发生,高速公路收费站假军牌事件的胡乱判决等等。——试问,设若领导干部都能自己的官帽子看得轻一点,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这些千奇百怪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否过得硬,是否真心实意为民做事,是我们评价领导的唯一标准。从这一点上来说,卢展工书记的“当好领导干部其实也很简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把风气搞得正一点,把工作做得实一点”却往往并不那么容易, 要么一些领导干部“太把自己当个官”了,要么就是“为官不为民、对上不对下、重说不重做”。于是便出现了“大话、空话、套话、假话,什么话都敢说”甚至“做的时候却忘记当初自己是怎么说的了”的怪现象出现。
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群众实际利益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影响到党的路线的贯彻。因此,什么时候领导干部都“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了,也就把风气搞正了,把工作做实了,自然也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李吉明2011年2月16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