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籁思
一只停走的钟表每天会两次指向正确,但它却无法告诉你正确的时间。看待今年的中国经济,我们也要把这一点牢记在心。在过去十年里有人预测中国的好日子将终结。像一只停走的钟表,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表相同的论调。同时,中国却是继续强大,经济持续腾飞,影响力与日俱增,已令全亚洲受益。
需要思考的是,今年中国是否会出问题?会不会是停走钟表指向正确的时候呢?
西方国家债务问题缠身,亚洲则是通胀压力高企,政策需要紧缩。中国的挑战是近年来过于紧密地把自身和美国货币政策绑在一起。中国一直把利率保持在低于所需水平,并保持货币弱势。解决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中国正在解决之中。
中美两国需要根据自身国内需求来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尽管这曾招致全球一片批评,美国在去年推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货币政策证明其合理性。面对通缩,美国联储局还需做更多。在新的一年里,美国政府又推出一项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这将使美国经济今年强劲增长,尤其是上半年。虽然刺激计划再次引起对美国政府债务的担忧,但美国已没有选择。目前申领食品券的美国人达到了4300万,表明美国贫困的范围之大。即便美国的政策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至少在保增长方面将会奏效。
这些都告诉亚洲政策制定者,需紧随美国步调采取措施,但不是照搬美国政策,而是要根据自身国内需求来调整货币政策。
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 转向紧缩政策所花的时间越长,出现的问题会越大。去年中国推出一项贷款额度,但对于增长的担忧令其未能达到足够紧缩的程度。今年已没有理由犹豫,因为受“十二五”计划推动,中国未来的增长将呈现强劲态势。
政策工具面临风险
虽然中国的政策性工具在全球性危机时期相当有效,但现在却面临风险。
首先是经济和私营领域的增长规模使北京更难驾驭经济,其次是经济必须由投资转向消费,实现新的平衡。虽然投资始终比较有效,但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相比,目前投资的增长率过高,而并非所有领域的投资都很值得。
第三,中国的薄弱环节在于欠发达的金融领域。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储蓄的投资选择有限:低利率的银行账户;股票,对治理的担心始终挥之不去;房地产,很多城市的房价已高不可攀,这使得经济极易出现泡沫。
中国须避免廉价货币、单向预期和杠杆作用之间极具破坏性的结合。像几年前在美国常谈到的“格林斯潘对策”,即通过保持低利率来支持股票市场。中国在房地产市场上不能陷入同样的困境,这些增加了中国近期受挫的风险。食品价格和工资上涨也提升了紧迫感。
面对这一情势,当局要么是不充分解决问题,拖延为之买单的日期,更可能的是,他们突然采取紧缩性政策。这一紧缩需要进一步控制贷款额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幅加息、部分地区开征房产税,以及可能超过市场预期的货币大幅升值。
中国不希望经济脱离轨道,因为如果经济增长过程受到影响,可能会带来全球性的后果,对大宗商品和贸易等领域造成沉重打击。对此,持停走钟表论调的人会说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并引发大量有关中国经济增长日趋泡沫化的猜测。
但中国经济出现的任何增长放缓,都可能是暂时的。事实上,中国存在商业周期,虽经济趋势总体向上,但中间仍会有些曲折,而这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买入机会,而不是怀疑中国经济增长的理由。中国的增长是实在的,它不是泡沫经济,而是容易产生泡沫的经济。
不过,中国近期面临的风险,需认真对待。我们需要考虑具体的环境,但这不会改变经济长期积极的增长前景。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超级周期: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期,可能持续一代人或更长时间。全球经济规模是十年前的两倍,已超过衰退前的峰值水平。
超级周期的核心特征是经济和金融力量平衡的转移,由西方转移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最近在华盛顿举行的“胡奥会”再次证明这一点。
奥巴马在就任总统不久后就转变了与中国的关系。在布什总统时期,美中开展了战略经济对话。奥巴马将其转变为战略和经济对话。这一转变意义深远,但因美国经济复苏令人失望,降低了大家对战略的关注,而提高了对经济层面的重视。
尽管美国的经济规模大于中国,但却是越来越有棋逢对手之感。在近代,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从未如此之大,现在解决中国通胀挑战,至关重要,而且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地步了。
(作者李籁思博士(Gerard Lyons)是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师兼全球研究部主管)